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交通事故信息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分析 | 第15-29页 |
2.1 交通事故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1 交通事故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交通事故的分类 | 第15页 |
2.2 交通事故影响的传播 | 第15-19页 |
2.2.1 交通事故的持续时间 | 第15-16页 |
2.2.2 交通波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3 交通事故影响传播机理 | 第17-19页 |
2.3 交通事故对交通运行的影响 | 第19-23页 |
2.3.1 交通事故下交通流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2.3.2 交通事故下通行能力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3.3 交通事故下服务水平的影响 | 第21页 |
2.3.4 交通事故的影响分级 | 第21-23页 |
2.4 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3-28页 |
2.4.1 个人因素对路径选择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4.2 交通事故信息对路径选择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2.4.3 出行者对交通信息的反馈 | 第26-27页 |
2.4.4 交通事故信息条件下的出行决策过程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交通事故信息对出行者路径选择影响调查与分析 | 第29-38页 |
3.1 调查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1.1 RP调查法 | 第29页 |
3.1.2 SP调查法 | 第29-30页 |
3.2 RP-SP调查方案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2.1 调查原则 | 第30-31页 |
3.2.2 调查目的和对象 | 第31页 |
3.2.3 问卷内容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2.4 调查表格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2.5 调查方式 | 第33页 |
3.3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3-37页 |
3.3.1 出行者的社会经济属性 | 第33-35页 |
3.3.2 出行者的信息需求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交通事故信息下路径选择行为模型 | 第38-46页 |
4.1 研究理论和方法 | 第38-40页 |
4.1.1 效用最大化理论 | 第38-39页 |
4.1.2 二项Logit模型(Binary Logit Model,BL) | 第39-40页 |
4.2 路径选择模型构建及标定 | 第40-45页 |
4.2.1 特征变量选取 | 第40-41页 |
4.2.2 路径选择模型 | 第41页 |
4.2.3 事故信息内容的路径选择模型 | 第41-44页 |
4.2.4 事故延误时间的路径选择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交通事故信息的发布策略 | 第46-55页 |
5.1 VMS事故信息发布内容 | 第46-48页 |
5.1.1 事故信息内容 | 第46-47页 |
5.1.2 VMS事故信息语言及形式 | 第47-48页 |
5.2 VMS事故信息发布范围 | 第48-52页 |
5.2.1 事故信息发布的时间影响范围 | 第49-50页 |
5.2.2 事故信息发布的空间影响范围 | 第50-52页 |
5.3 VMS事故信息发布策略 | 第52-5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