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文献回顾与述评 | 第10-17页 |
1.2.1 审计质量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审计质量的衡量 | 第11-13页 |
1.2.3 审计收费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4 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的关系 | 第14-16页 |
1.2.5 有关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的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框架与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6页 |
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 审计产品的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3 大股东控制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4 财务舞弊动机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26-31页 |
3.1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26-27页 |
3.2 实证模型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3.3 模型变量的定义 | 第28-30页 |
3.3.1 被解释变量 | 第28页 |
3.3.2 解释变量 | 第28-29页 |
3.3.3 控制变量 | 第29-30页 |
3.4 样本和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31-40页 |
4.1 基于修正 Jones 模型的盈余管理幅度实证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2 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| 第32-40页 |
4.2.1 总体样本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2.2 不存在大股东样本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2.3 存在大股东样本分析 | 第37-40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40-43页 |
5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40-41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41-42页 |
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7-48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8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