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4页 |
(一) 引言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 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10-12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2. 研究创新 | 第11-12页 |
(四)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2-14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2. 研究框架 | 第12-14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4-31页 |
(一) 社会比较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 社会比较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 社会比较理论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3. 社会比较的测量 | 第16-17页 |
4. 社会比较理论综述总结 | 第17页 |
(二)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
1. 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2. 职业倦怠的测量 | 第18页 |
3.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| 第18-20页 |
4 、职业倦怠的影响后果 | 第20-21页 |
(三) 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| 第21-27页 |
1. 压力的概念 | 第21页 |
2. 压力源研究综述 | 第21-22页 |
3.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| 第22-26页 |
4. 工作压力的测量 | 第26-27页 |
(四) 社会比较、工作压力、职业倦怠的关系文献综述 | 第27-31页 |
1. 社会比较和职业倦怠 | 第27-29页 |
2. 工作压力的中介作用 | 第29-31页 |
三、研究设计 | 第31-38页 |
(一)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| 第31-34页 |
1. 社会比较对职业倦怠的直接作用 | 第31-33页 |
2. 工作压力对社会比较和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 | 第33-34页 |
(二) 研究对象 | 第34-35页 |
(三) 研究工具 | 第35-38页 |
1. 工作压力量表 | 第35-36页 |
2. 职业倦怠量表 | 第36-37页 |
3. 社会比较量表 | 第37-38页 |
四、实证分析 | 第38-45页 |
(一)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8页 |
(二) 统计分析 | 第38-42页 |
1. 信度效度分析 | 第38-40页 |
2.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0-42页 |
(三) 假设检验 | 第42-45页 |
1. 回归分析 | 第42-43页 |
2. 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| 第43-45页 |
五、总结与展望 | 第45-49页 |
(一) 研究结论 | 第45页 |
(二) 研究讨论 | 第45-48页 |
(三) 研究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