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--企业行政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社会比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--工作压力的中介作用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一、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(一) 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创新第11-12页
    (四)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框架第12-14页
二、文献综述第14-31页
    (一) 社会比较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会比较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会比较理论的发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 社会比较的测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4. 社会比较理论综述总结第17页
    (二)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职业倦怠的测量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4 、职业倦怠的影响后果第20-21页
    (三) 工作压力研究综述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压力的概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压力源研究综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 工作压力的测量第26-27页
    (四) 社会比较、工作压力、职业倦怠的关系文献综述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会比较和职业倦怠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工作压力的中介作用第29-31页
三、研究设计第31-38页
    (一)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会比较对职业倦怠的直接作用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工作压力对社会比较和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第33-34页
    (二) 研究对象第34-35页
    (三) 研究工具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工作压力量表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职业倦怠量表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 社会比较量表第37-38页
四、实证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(一)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第38页
    (二) 统计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信度效度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(三) 假设检验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回归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第43-45页
五、总结与展望第45-49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结论第45页
    (二) 研究讨论第45-48页
    (三) 研究展望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5页
附录第55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尾矿膏体流变学参数试验研究
下一篇:准高速内燃铁路作业车电传动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