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美育论文--音乐、舞蹈论文

山东梆子戏作为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--以泰安地区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8-10页
第一章 山东梆子的概述及意义第10-18页
    1.1 山东梆子的概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山东梆子的起源与发展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山东梆子的艺术特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山东梆子的伴奏器、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山东梆子的著名的曲目第12页
    1.2 山东梆子的价值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山东梆子的文化价值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山东梆子的经济价值第14页
    1.3 山东梆子纳入校本课程的意义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延续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拓展学校的音乐课程资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提高教师专业和研究能力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形成特色学校第17-18页
第二章 山东梆子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构思第18-22页
    2.1 山东梆子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适应性原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融合性原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开放性原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可行性原则第19页
    2.2 山东梆子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山东梆子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选择第20-22页
第三章 影响山东梆子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第22-28页
    3.1 内部因素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山东梆子曲自身发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生对待学习山东梆子的兴趣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师在应对山东梆子校本课程的师资力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专家及学校领导对待山东梆子音乐校本课程的重视度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学生家长对待山东梆子音乐校本课程的态度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外部因素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学校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态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山东梆子的艺人的态度第27-28页
第四章 山东梆子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调查分析第28-45页
    4.1 以泰安市私立学校博文中学为例第28页
    4.2 调查对象及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4.3 调查结果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4.4 以泰安市市直学校泰安实验学校为例第35-36页
    4.5 调查对象及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4.6 调查结果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4.7 两所学校调查结果对比第42-45页
第五章 结论第45-47页
附录 1第47-49页
附录 2第49-51页
附录 3第51-52页
附录 4第52-53页
附录 5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后记第56-57页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塑造研究
下一篇:基于适应型策略的传统民居建筑改造研究--以山东省淄川上端士村民宿改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