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表现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平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3.2 思路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3-19页 |
2.1 上市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4页 |
2.1.1 不完备契约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1.2 债权代理成本理论 | 第14页 |
2.2 上市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平衡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2.2.1 股东至上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转变 | 第14-15页 |
2.2.2 状态依存所有权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 博弈论 | 第16-19页 |
2.3.1 博弈论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3.2 博弈论的构成要素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上市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契约冲突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| 第19-27页 |
3.1 契约冲突的定义 | 第19页 |
3.2 契约冲突的表现现状 | 第19-23页 |
3.2.1 隐蔽形式的契约冲突 | 第19-21页 |
3.2.2 激发形式的契约冲突 | 第21-23页 |
3.3 股东和债权人契约冲突原因的博弈分析 | 第23-27页 |
3.3.1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困境 | 第23-25页 |
3.3.2 政府对股东与债权人博弈困境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平衡的博弈分析 | 第27-36页 |
4.1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| 第27-32页 |
4.1.1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 | 第27-29页 |
4.1.2 静态博弈模型的图解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1.3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的应用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2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| 第32-36页 |
4.2.1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无限次重复博弈 | 第32-34页 |
4.2.2 股东先采取行动 | 第34页 |
4.2.3 债权人先采取行动 | 第34-36页 |
第5章 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平衡的相关建议 | 第36-40页 |
5.1 在契约中平衡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| 第36页 |
5.2 加强股东与债权人的履约能力 | 第36-40页 |
5.2.1 契约环境建设 | 第37-38页 |
5.2.2 契约主体的履约 | 第38-4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