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·内部审计作用研究 | 第9-11页 |
·舞弊防治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小结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2 内部审计理论与舞弊理论 | 第15-21页 |
·内部审计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内部审计定义及职能 | 第15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契约理论 | 第16页 |
·受托责任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舞弊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舞弊的定义与种类 | 第17页 |
·舞弊动因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舞弊识别及防治理论 | 第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3 内部审计与舞弊防治研究框架 | 第21-34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公司治理、内部控制、风险管理的关系与整合 | 第21-23页 |
·公司治理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·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整合 | 第23页 |
·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防治舞弊 | 第23-26页 |
·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| 第23-25页 |
·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对舞弊的防治 | 第25-26页 |
·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防治舞弊 | 第26-30页 |
·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| 第26-27页 |
·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对舞弊的防治 | 第27-30页 |
·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防治舞弊 | 第30-32页 |
·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| 第30页 |
·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对舞弊的防治 | 第30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4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| 第34-54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内部控制中防治舞弊——A 公司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| 第34-43页 |
·A 公司背景资料 | 第34-35页 |
·审计过程——发现内部控制缺陷,识别和调查舞弊 | 第35-42页 |
·审计意见和建议——完善内部控制以防治舞弊 | 第42-43页 |
·A 公司内部审计案例小结 | 第43-44页 |
·风险管理中防治舞弊——B 公司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| 第44-53页 |
·B 公司背景资料 | 第44-45页 |
·评估舞弊风险识别的充分性 | 第45-47页 |
·评估舞弊风险衡量的恰当性 | 第47-51页 |
·评估舞弊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及改进意见 | 第51-53页 |
·B 公司内部审计案例小结 | 第53-54页 |
5 制约内部审计防治舞弊作用发挥的因素 | 第54-57页 |
·引言 | 第54页 |
·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不强 | 第54页 |
·内部审计观念陈旧 | 第54-55页 |
·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落后 | 第55页 |
·内部审计过程及结果缺乏监督 | 第55-57页 |
6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舞弊防治作用的建议 | 第57-61页 |
·引言 | 第57页 |
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 | 第57页 |
·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聘用和培养,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 | 第57-58页 |
·构建企业信息网络,推广信息系统审计 | 第58页 |
·引入法务会计,促进内部审计结果落实 | 第58-59页 |
·转变审计观念,提高舞弊风险管理意识 | 第59页 |
·重视后续审计,监督内部审计结果落实 | 第59-60页 |
·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及工作质量的监督 | 第60-61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