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学(机械设计基础理论)论文--机构学论文

3-CUR并联机构运动学误差分析及其仿真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并联机构应用的发展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1.3 并联机构运动学误差标定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误差标定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误差标定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并联机构误差特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2章 3-CUR解耦并联机构运动学误差建模第19-3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3-CUR解耦并联机构简介第19-21页
    2.3 并联机构误差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并联机构误差分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减小静态误差方法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并联机构运动学误差建模方法第23页
    2.4 3-CUR并联机构运动学误差模型建立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3-CUR并联机构静态误差分类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3-CUR并联机构坐标系建立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3-CUR并联机构运动学误差建模第27-29页
    2.5 3-CUR并联机构误差映射模型第29-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基于支链螺旋系组成的解耦并联机构误差分析第34-48页
    3.0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1 螺旋理论基本概念第34-36页
    3.2 误差对并联机构的影响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不可控自由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可控自由度误差的影响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可控自由度误差的影响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3 3-CUR并联机构的运动误差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3-CUR的支链螺旋系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支链误差对 3-CUR输出误差的影响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4 基于Proe和Matlab的仿真验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Proe和Matlab软件概述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仿真验证第42-45页
    3.5 理论意义第45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4章 3-CUR并联机构的精度分析第48-5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4.2 杆一长度误差的精度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4.3 圆柱副位置误差的精度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4.4 圆柱副轴线角度误差的精度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4.5 驱动零点误差的精度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4.6 误差影响图分析第56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5章 3-CUR并联机构的误差仿真第58-7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8页
    5.2 误差辨识方法第58-61页
    5.3 误差补偿方法第61-64页
    5.4 基于遗传算法的误差辨识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优化设计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遗传算法简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基于遗传算法的误差辨识过程第65-66页
    5.5 误差仿真算例第66-72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结论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度量空间中自由拟共形映射的特征
下一篇:基于AHP-FCE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