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论文--课程论课程设计、课程标准等入此。论文

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机制建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引言第9-10页
1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课程创生研究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课程创生研究综述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课程创生研究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1.3 课程创生的概念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程创生中创新的含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程创生中创造的含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课程创生中生成的含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课程创生中生命的含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5 研究可行性分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个人条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外部条件第16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2 学校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的困难与分析第17-26页
    2.1 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现状调查第17-21页
    2.2 教师不愿意进行课程创生,安逸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工作丧失热情,普遍倦怠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课程创生敷衍应付,教师负担加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教师消极抵触,成绩所迫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教师自身忙绿,无暇顾及第22页
    2.3 教师不敢进行课程创生,困难重重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遇事学校不支持,管理层中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部分家长不理解,产生矛盾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教师没能力进行课程创生,形势所迫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老年教师故步自封,能力有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年轻教师心有余,而力不足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专业能力不够,缺乏学习第25-26页
3 教师进行课程创生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3.1 分析教师需求,找准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的突破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教师是平凡人,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教师对未来更有规划和前瞻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师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教师追求民主公平,尊重需求第27页
    3.2 教师自身进行课程创生需要具备的要素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教师要具备课程创生的意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师要有细致观察和创新能力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教师要关爱学生发展的情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教师要养成批判的反思性习惯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教师要有机智处理问题的灵活第28-29页
4 建构激励学校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的机制第29-40页
    4.1 教师内在提升机制,使教师具备课程创生的能力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注重教育理论学习,形成课程创生意识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深入了解学生,找准课程创生的着力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经常反思实践,提升课程创生能力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强化科研培训,提升课程创生能力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加强教师心理素养,提升课程创生的能力第31页
    4.2 民主公平机制,人人机会均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全体教师参与,共同认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学校与教师达成共识,目标一致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严格执行机制,避免偏袒第32页
    4.3 文化机制,渲染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的氛围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宣传教学文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发展教科研文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校内校外互动文化第34-35页
    4.4 优先机制,和谐竞争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课程创生的教师评优职称,优先考虑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课程创生的教师外推优先,机会多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课程创生的教师竞选优先,合理晋升第36-38页
    4.5 奖励机制,增加教师课程创生动力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荣誉奖励,激励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津贴奖励,激励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善用奖励,激励不同层次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第39-40页
5 研究结论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附录A 学校普通教师课程创生现状调查表第44-46页
附录B 学校管理层对于教师课程创生意见调查表第46-47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模因论视角下的科技英语汉译实践报告--A Practical Study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Classic Sports and Supercars
下一篇:宋朝茶诗互文性在其作者背景英译中的再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