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一种球形水下观测机器人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符号索引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9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第13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下机器人发展概况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球形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1.4 水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形体结构和驱动机构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动力特性和控制方法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球形水下机器人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6-27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7-29页
第二章 球形水下机器人外形特点和水动力分析第29-5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9页
    2.2 机器人的性能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2.3 机器人的形体结构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球状壳体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推进器导管第32-33页
    2.4 机器人水动力特性第3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球模型水动力计算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导管球模型水动力仿真第39-45页
    2.5 球桨一体化水动力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螺旋桨推力性能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组合模型水阻力特性第48-5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三章 球形水下机器人构型及关键结构性能分析第53-7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3.2 机器人构型方案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俯仰调整机构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航向控制机构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水底滚动机构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球形水下机器人总体构型第57-58页
    3.3 机器人驱动能力分析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飞轮转向性能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推进结构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底滚动能力计算第62-63页
    3.4 传感器配置与球壳强度第63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传感器配置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球壳强度计算分析第68-73页
    3.5 BYSQ3样机与试验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机器人实验样机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机器人水下推进实验第75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四章 球形水下机器人水中运动特性与摆动抑制研究第77-9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7页
    4.2 球形机器人水下运动方程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运动变换关系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学方程描述第80-83页
    4.3 球形机器人水中运动分析第83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速度波动机理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水下摆动方程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耦合波动特性第87-91页
    4.4 机器人耦合波动抑制方法第91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摆动抑制方法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稳定性证明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摆动抑制验证第96-9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五章 球形水下机器人水底着落控制与滚动特性研究第98-11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8页
    5.2 机器人着底运动控制第98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高度参考模型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着落水底控制第103-106页
    5.3 机器人水底滚动分析第106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水底滚动方程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水底滚动仿真第108-112页
    5.4 样机水底运动实验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机器人落底实验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机器人水底滚动实验第114-11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第六章 球形水下机器人路径控制与水底观测策略研究第117-136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7页
    6.2 球形机器人水底观测策略第117-120页
    6.3 水中运动控制第120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航线控制策略第120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机器人样机水中运动实验第125-130页
    6.4 基于BYSQ3试验样机的水下观测系统第130-13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地面操控平台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机器人样机水下观测实验第132-135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35-136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6-140页
参考文献第140-149页
致谢第149-150页
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0-151页

论文共1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太比特光传输系统复用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
下一篇:毫米波与亚毫米波紧缩场三反射镜天线测量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