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交通拥挤收费模型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8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3-14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3.3 章节安排 | 第15-17页 |
2 交通拥挤收费理论基础 | 第17-27页 |
2.1 交通拥挤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1.1 交通拥挤界定 | 第17页 |
2.1.2 交通拥挤形成机理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1.3 交通拥挤影响分析 | 第19页 |
2.2 交通拥挤收费理论 | 第19-24页 |
2.2.1 拥挤收费原理阐释 | 第19-20页 |
2.2.2 拥挤收费定价理论研究 | 第20-24页 |
2.2.3 拥挤收费方案分类 | 第24页 |
2.3 城市道路均衡分配理论 | 第24-26页 |
2.3.1 Wardrop原理 | 第25页 |
2.3.2 用户平衡配流模型 | 第25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出行者异质性机理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1 出行成本概念介绍 | 第27-28页 |
3.2 时间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3 出行时间价值计算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3.1 劳动生产法 | 第30-31页 |
3.3.2 收入效益法 | 第31页 |
3.3.3 支付意愿法 | 第31页 |
3.4 出行时间价值计算 | 第31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基于出行者异质性的拥挤收费优化模型 | 第35-50页 |
4.1 拥挤收费对象确定 | 第35-36页 |
4.2 基本假设和变量说明 | 第36-38页 |
4.3 模型构建 | 第38-44页 |
4.3.1 双层规划模型 | 第38-39页 |
4.3.2 下层模型 | 第39-42页 |
4.3.3 上层模型 | 第42-44页 |
4.4 模型算法设计 | 第44-48页 |
4.4.1 上层模型算法 | 第45-47页 |
4.4.2 下层模型算法 | 第47-48页 |
4.4.3 双层规划模型算法 | 第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5 算例分析 | 第50-59页 |
5.1 算例分析 | 第50-56页 |
5.2 交通拥挤收费实施建议 | 第56-58页 |
5.2.1 拥挤收费实施难点 | 第56-57页 |
5.2.2 拥挤收费实施对策 | 第57-5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9-60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