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--行车组织论文--列车运行组织及调度工作论文

突发事件条件下列车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列车运行调整相关文献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到发线运用相关文献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求解算法相关文献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文献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1.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图第21-22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22-24页
2 突发事件条件下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理论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2.1 铁路突发事件概述及影响范围界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突发事件概述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影响范围界定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运行调整及到发线运用的内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运行调整的内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到发线运用的内涵第27页
    2.3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的关联性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问题建立的物理关联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问题相互作用的关联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问题优化性质的关联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问题解结构的关联性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3 突发事件条件下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模型第32-45页
    3.1 协同学的概念及应用第32页
    3.2 基于协同学的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的协调优化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突发事件条件下的区间通过能力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突发事件条件下的车站接发车能力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的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3.3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模型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列车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的决策变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优化模型的符号说明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到发线运用的约束条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运行调整的约束条件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协调优化的约束条件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目标函数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3.4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模型目标函数整合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目标函数量纲统一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列车等级权重的取值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4. 运行调整与到发线运用协调优化算法研究第45-54页
    4.1 基本遗传算法第45-46页
    4.2 遗传算法改进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近似动态规划方法与遗传算法结合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混合罚函数法与遗传算法结合第47-51页
    4.3 遗传算法的Matlab实现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atlab遗传算法核心函数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约束条件的处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运行调整初始时刻的处理第5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5 突发事件条件下运行调整实例分析第54-71页
    5.1 突发事件场景设置及影响情况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区段示意图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突发事件假设及影响的列车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列车原运行计划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车站原到发线运用计划第56-58页
    5.2 模型数据获取第58-60页
    5.3 本例问题求解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初始时刻表的转化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本遗传算法求解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近似动态规划与遗传算法结合求解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混合罚函数法与遗传算法结合求解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不同求解方法的对比第66页
    5.4 调整后列车运行时刻及到发线运用计划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调整后列车运行计划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调整后到发线运用计划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结果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1-73页
    6.1 研究内容及结论第71页
    6.2 论文创新点第71-72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8页
附录A 列车计划运行时刻表第78-89页
附录B 调整后列车运行时刻表第89-100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交通拥挤收费模型研究
下一篇:绕城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及交通控制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