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2-13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3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27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 智慧家庭多网络终端安全现状 | 第18-25页 |
1.2.1 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| 第18-23页 |
1.2.2 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融合问题研究 | 第23-24页 |
1.2.3 WLAN-移动通信网融合安全问题研究 | 第24-25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| 第25-27页 |
1.3.1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5-26页 |
1.3.2 论文的章节安排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| 第27-43页 |
2.1 引言 | 第27页 |
2.2 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分析 | 第27-32页 |
2.2.1 传感器网络密码算法 | 第27-28页 |
2.2.2 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 | 第28页 |
2.2.3 传感器网络秘钥管理 | 第28-29页 |
2.2.4 传感器网络认证技术 | 第29-30页 |
2.2.5 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技术 | 第30-31页 |
2.2.6 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 | 第31页 |
2.2.7 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热点 | 第31-32页 |
2.3 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| 第32-35页 |
2.3.1 访问控制体系结构 | 第32-33页 |
2.3.2 访问控制协议面临的安全威胁 | 第33-35页 |
2.3.3 访问控制的安全需求 | 第35页 |
2.4 已有访问控制方案的对比 | 第35-42页 |
2.4.1 用户身份认证 | 第35-39页 |
2.4.2 查询认证 | 第39-41页 |
2.4.3 新节点部署 | 第41-4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安全技术研究 | 第43-63页 |
3.1 引言 | 第43页 |
3.2 融合网关的安全问题 | 第43-44页 |
3.2.1 融合网关特点 | 第43页 |
3.2.2 融合网关的安全问题 | 第43-44页 |
3.3 主要的动态用户认证协议分析 | 第44-52页 |
3.3.1 Wong的动态用户认证协议 | 第45-46页 |
3.3.2 Tseng的改进协议 | 第46-48页 |
3.3.3 Lee-Chun Ko的改进协议 | 第48-52页 |
3.4 改进的动态用户认证协议 | 第52-61页 |
3.4.1 改进的动态用户认证协议的认证流程 | 第54-56页 |
3.4.2 网关登录消息的格式 | 第56-57页 |
3.4.3 改进的动态用户认证协议的性能分析 | 第57-6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四章 WLAN与移动通信网融合安全问题研究 | 第63-77页 |
4.1 引言 | 第63-64页 |
4.2 国内外WLAN与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安全体系介绍 | 第64-65页 |
4.3 WLAN与移动通信网安全认证技术介绍 | 第65-67页 |
4.3.1 各网络自身的认证协议 | 第65-66页 |
4.3.2 WLAN-移动通信网融合安全方案介绍 | 第66页 |
4.3.3 现有的WLAN-移动通信网融合网络接入认证协议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4 一种改进的WLAN与移动通信网融合网络认证协议 | 第67-76页 |
4.4.1 基于WAPI的WLAN和移动通信网融合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| 第68-69页 |
4.4.2 改进的融合网络认证协议EAP-WAPI | 第69-73页 |
4.4.3 EAP-WAPI协议的性能分析 | 第73-7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五章 智能终端安全问题研究 | 第77-89页 |
5.1 引言 | 第77-79页 |
5.1.1 智能终端概述 | 第77页 |
5.1.2 智能终端技术特点 | 第77-79页 |
5.2 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介绍 | 第79页 |
5.3 智能电视的安全现状分析 | 第79-83页 |
5.3.1 硬件安全 | 第80页 |
5.3.2 系统平台安全 | 第80-81页 |
5.3.3 应用软件安全 | 第81-83页 |
5.4 智能电视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| 第83-85页 |
5.4.1 面向智能电视产业和配套服务环境的信任体系 | 第83-84页 |
5.4.2 智能电视第三方应用程序安全测评与安全准入控制 | 第84页 |
5.4.3 智能电视终端运行环境整体安全监测 | 第84-85页 |
5.5 智能电视证书认证与管理 | 第85-87页 |
5.5.1 可信身份架构 | 第85-86页 |
5.5.2 证书同步设计 | 第86-87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89-91页 |
6.1 工作结论 | 第89-90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5-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