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文章结构 | 第13页 |
1.5 论文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1.5.1 选题的创新——家族性 | 第13-14页 |
1.5.2 自变量设置的创新——血浓度 | 第14页 |
1.5.3 三等亲制度的创新 | 第14-15页 |
二、家族涉入企业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| 第15-25页 |
2.1 家族涉入企业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8页 |
2.1.1 两个角度 | 第15-17页 |
2.1.2 两个方法 | 第17页 |
2.1.3 三个层次 | 第17-18页 |
2.1.4 本文对家族涉入企业概念的界定 | 第18页 |
2.2 家族涉入企业管理理论综述 | 第18-20页 |
2.2.1 利他主义 | 第18-19页 |
2.2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 关于企业绩效的理论综述 | 第20-21页 |
2.4 家族涉入企业治理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5页 |
2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2-25页 |
三、研究假设 | 第25-28页 |
3.1 家族成员亲属关系等级与企业IPO后绩效关系的假设 | 第25页 |
3.2 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与企业IPO后绩效关系的假设 | 第25-26页 |
3.3 管理企业的家族成员数量与企业IPO后绩效关系的假设 | 第26-27页 |
3.4 管理企业的家族成员代数与企业IPO后绩效关系的假设 | 第27-28页 |
四、研究设计研究方法 | 第28-36页 |
4.1 样本筛选 | 第28页 |
4.2 自变量的选取 | 第28-31页 |
4.2.1 亲属关系等级(Kinship) | 第28-29页 |
4.2.2 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(Pluralism) | 第29-30页 |
4.2.3 家族成员数量(Members of Family) | 第30页 |
4.2.4 管理企业的家族成员代数(Generation) | 第30-31页 |
4.2.5 小结 | 第31页 |
4.3 因变量的选取 | 第31-33页 |
4.3.1 本文对于企业绩效的界定 | 第31-33页 |
4.4 控制变量的选取 | 第33-35页 |
4.5 关系模型的构建 | 第35-36页 |
五、实证研究 | 第36-46页 |
5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6-37页 |
5.2 假设检验 | 第37-42页 |
5.2.1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| 第37-39页 |
5.2.2 各观测之间的共线性诊断 | 第39页 |
5.2.3 残差的正态性检验 | 第39-41页 |
5.2.4 异方差检验 | 第41-42页 |
5.3 回归分析 | 第42-44页 |
5.3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5.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| 第44-46页 |
六、总结 | 第46-5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6-48页 |
6.1.1 控制变量与企业IPO后绩效 | 第46-47页 |
6.1.2 自变量与企业IPO后绩效 | 第47-48页 |
6.2 建议 | 第48-49页 |
6.3 本文不足 | 第49-50页 |
6.4 研究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