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视角下的公共住房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和课题来源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6页 |
1.4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2 公共住房分配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| 第18-35页 |
2.1 我国公共住房及其分配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| 第18-22页 |
2.2 公共住房分配的理论研究概述 | 第22-26页 |
2.3 公共住房分配数字化技术理论基础 | 第26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3 保障群体的住房需求分析 | 第35-48页 |
3.1 公共住房分配和住房需求概述 | 第35-38页 |
3.2 保障群体的住房需求描述 | 第38-41页 |
3.3 隐性和显性住房需求的界定 | 第41-43页 |
3.4 隐性和显性住房需求的识别 | 第43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4 基于隐性需求的公共住房分配模型 | 第48-75页 |
4.1 基于隐性需求的匹配程度度量体系 | 第48-54页 |
4.2 基于隐性需求的分配模型构建与求解 | 第54-57页 |
4.3 基于隐性需求的分配模型实例分析 | 第57-72页 |
4.4 研究结果和讨论 | 第72-7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5 基于显性需求的公共住房分配模型 | 第75-97页 |
5.1 基于显性需求的匹配效用度量体系 | 第75-81页 |
5.2 基于显性需求的分配模型构建与求解 | 第81-84页 |
5.3 基于显性需求的分配模型实例分析 | 第84-95页 |
5.4 研究结果和讨论 | 第9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6 模型应用的案例分析——以S市住房政务系统为例 | 第97-122页 |
6.1 背景简介 | 第97-98页 |
6.2 系统设计 | 第98-112页 |
6.3 系统实现 | 第112-121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1-122页 |
7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| 第122-124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122-123页 |
7.2 究展望 | 第123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3页 |
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目录 | 第133-134页 |
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| 第134-135页 |
附录3 MODEL.1的CPLEX代码 | 第135-138页 |
附录4 MODEL.2的CPLEX代码 | 第138-141页 |
附录5 主要数据表格设计格式 | 第141-145页 |
附录6 S市住房保障管理系统相关软件著作权 | 第145-1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