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2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5页 |
一、前言 | 第16-28页 |
1.1 HPS综合症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2 HPS2型突变与雌鼠生殖系统发育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1.3 HPS2型突变与免疫系统发育的关系 | 第18-28页 |
1.3.1 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概述 | 第18-19页 |
1.3.2 免疫缺陷症概述 | 第19页 |
1.3.3 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3.4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 | 第20-21页 |
1.3.5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与价值 | 第21-22页 |
1.3.6 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| 第22-26页 |
1.3.6.1 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与B细胞发育过程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1.3.6.2 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与B淋巴细胞分化过程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1.3.6.3 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与B-T细胞相互作用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1.3.7 HPS2型综合症与pearl小鼠体液免疫缺陷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二、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7页 |
2.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| 第28页 |
2.2 子宫蛋白的提取 | 第28-29页 |
2.2.1 总蛋白提取 | 第28页 |
2.2.2 胞浆蛋白提取 | 第28页 |
2.2.3 膜蛋白提取 | 第28-29页 |
2.3 蛋白浓度的测定 | 第29页 |
2.4 血清样品的制备 | 第29页 |
2.5 Western blot检测 | 第29-30页 |
2.6 总RNA的提取 | 第30-31页 |
2.7 RNA的逆转录 | 第31页 |
2.8 Real-time PCR检测 | 第31-32页 |
2.9 ELISA检测 | 第32-33页 |
2.10 石蜡切片及HE染色 | 第33-34页 |
2.10.1 石蜡切片 | 第33页 |
2.10.2 切片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(HE染色) | 第33-34页 |
2.11 流式检测 | 第34页 |
2.11.1 免疫细胞的获取 | 第34页 |
2.11.2 流式细胞仪检测 | 第34页 |
2.12 统计学分析 | 第34页 |
2.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| 第34-35页 |
2.14 试剂及仪器 | 第35-37页 |
2.14.1 主要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| 第35-36页 |
2.14.2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36-37页 |
三、实验结果 | 第37-56页 |
第一部分 :pearl雌鼠生殖力低下的研究 | 第37-40页 |
3.1 B6及pe雌鼠子宫组织中β-catenin的质膜分布对比 | 第37-40页 |
第二部分 :pearl小鼠免疫力低下的研究 | 第40-56页 |
3.2 pearl小鼠抗体缺陷症状的发现及机制研究 | 第40-54页 |
3.2.1 pe小鼠子宫组织液以及血清中IgG水平的Western blot检测 | 第40页 |
3.2.2 不同发育时期的pe和B6小鼠血清中IgG重链和轻链的Western blot检测 | 第40-42页 |
3.2.3 B6和pe小鼠脾脏IgG、IgM和IgA的mRNA水平检测 | 第42-43页 |
3.2.4 B6和pe小鼠血清中IgG、IgM和IgA含量的ELISA检测 | 第43-46页 |
3.2.5 pe和B6小鼠脾脏形态及结构观察 | 第46-50页 |
3.2.6 成熟B细胞含量的检测 | 第50-52页 |
3.2.7 B6和pe小鼠脾脏中CD40和CD40L的mRNA水平检测 | 第52页 |
3.2.8 Aicda基因的mRNA水平检测 | 第52-54页 |
3.3 补充结果 | 第54-56页 |
3.3.1 pe小鼠血清中IgG、IgM和IgA的含量与ep和B6小鼠的比较 | 第54-56页 |
四、讨论 | 第56-62页 |
4.1 pearl小鼠AP-3缺失导致生殖力和免疫力降低 | 第56-57页 |
4.2 AP-3可能参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 | 第57-58页 |
4.3 AP-3与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重组的关系 | 第58-59页 |
4.4 HPS2型综合症导致免疫缺陷症的研究进展 | 第59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学术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