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词语义两可论视阈下的摹状语问题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13页 |
| Abstract | 第13-16页 |
| 第一章 研究概述 | 第16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16-17页 |
| ·选题缘起及意义 | 第17-20页 |
| ·选题缘起 | 第17-19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·摹状语的工作定义 | 第20-23页 |
| ·理论假设 | 第23-34页 |
| ·冠词限量性语义对比集 | 第24-29页 |
| ·冠词指称性语义互补:复指链条 | 第29-32页 |
| ·冠词语义两可论 | 第32-34页 |
| ·论文内容梗概 | 第34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二章 罗素主义的摹状语限量意义分析 | 第37-62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单称词项与普遍词项 | 第37-43页 |
| ·单称词项与普遍词项之分 | 第37-39页 |
| ·单称词项与普遍词项四大区别性特征 | 第39-43页 |
| ·罗素对限定性和非限定性摹状语的语义对比观 | 第43-52页 |
| ·作为普遍词项的限定性和非限定性摹状语语义对比 | 第44-47页 |
| ·荷恩级差对罗素主义的支持 | 第47页 |
| ·四大测试对罗素主义的支持 | 第47-52页 |
| ·对罗素主义的改良 | 第52-56页 |
| ·纯罗素主义语义推测和情景语义推测的冲突 | 第52-54页 |
| ·改良罗素主义的两种方案 | 第54-56页 |
| ·改良后罗素主义对摹状语复指链条现象的解释 | 第56-60页 |
| ·解释方案描述 | 第56-58页 |
| ·省略性复指矛盾问题 | 第58页 |
| ·复指链条解释困惑 | 第58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三章 新罗素主义的摹状语指称意义解释 | 第62-108页 |
| ·引言 | 第62页 |
| ·唐奈兰摹状语使用二分法和摹状语指称意义的提出 | 第62-70页 |
| ·摹状语的归属性使用和指称性使用 | 第62-68页 |
| ·唐奈兰二分法的语义价值及冠词语义两可论的提出 | 第68-70页 |
| ·摹状语指称意义解释的新罗素主义路径 | 第70-71页 |
| ·新罗素主义之归属语用法 | 第71-100页 |
| ·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 | 第71-77页 |
| ·作为一般会话含义的摹状语指称意义 | 第77-80页 |
| ·归属语用法合理性的方法论论证 | 第80-82页 |
| ·归属语用法合理性的错误描述论证 | 第82-84页 |
| ·对归属语用法合理性论证的评价 | 第84-91页 |
| ·归属语用法解释的溃败 | 第91-100页 |
| ·新罗素主义之哥德尔法 | 第100-106页 |
| ·作为不完备形式的摹状语指称性使用 | 第100-102页 |
| ·对哥德尔法解释合理性的评价 | 第102-10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6-108页 |
| 第四章 指称性冠词的语义刻画 | 第108-135页 |
| ·引言 | 第108-109页 |
| ·指称性冠词与语境敏感性 | 第109-112页 |
| ·限量性冠词和指称性冠词之分 | 第109-110页 |
| ·语境敏感的指称性冠词 | 第110-112页 |
| ·内容和符征 | 第112-114页 |
| ·内容和符征之分 | 第112-114页 |
| ·冠词及其符征 | 第114页 |
| ·指称性冠词的新知和熟知符征 | 第114-128页 |
| ·熟知理论的现代渊源 | 第115-119页 |
| ·因果理论的指称关系形成解释 | 第119-122页 |
| ·指称性冠词的新知和熟知符征 | 第122-127页 |
| ·指称性冠词语义对比 | 第127-128页 |
| ·指称性摹状语中名词短语的语义贡献 | 第128-1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33-135页 |
| 第五章 摹状语特殊使用现象的冠词语义两可论解释 | 第135-149页 |
| ·引言 | 第135页 |
| ·摹状语几个特殊使用现象解释 | 第135-143页 |
| ·摹状语空指现象 | 第135-137页 |
| ·摹状语语义所指非言者所指现象 | 第137-139页 |
| ·指称性摹状语的辖域问题 | 第139-140页 |
| ·指称性摹状语的严格指示性问题 | 第140-143页 |
| ·摹状语指称的复指链条现象重探 | 第143-148页 |
| ·两可论视角的复指链条解释 | 第143-144页 |
| ·复指链条困惑解释 | 第144-146页 |
| ·非限定摹状语指称的‘先行本质’ | 第146-1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48-149页 |
| 结束语 | 第149-1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52-17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77-178页 |
| 学术论文 | 第177页 |
| 会议论文 | 第177页 |
| 科研项目 | 第177-178页 |
| 致谢 | 第178-180页 |
|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180-181页 |
| 承诺书 | 第181-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