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论文--教学法和教学组织论文--教学组织论文--课堂教学(班级教学)论文

非语言符号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7页
一、 导言第7-13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第7页
 (二) 文献综述第7-11页
 (三) 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(四) 研究方法第12-13页
二、 概念界定第13-22页
 (一) 什么是符号——符号的界定第13-14页
 (二) 语言符号的内涵及局限第14-15页
 (三) 非语言符号的内涵第15-19页
 (四) 符号互动论的主张第19-22页
三、 研究设计第22-32页
 (一) 研究问题的描述第22-23页
 (二) 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3-24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的使用第24-26页
 (四) 资料收集及分析第26-32页
四、 课堂中“非语言符号”的作用辨析第32-35页
 (一) 正向作用第32-33页
 (二) 负向作用第33-35页
五、 非语言符号使用对策建议第35-38页
 (一)合理使用积极非语言符号,避免使用消极的非语言符号第35-36页
 (二)注重真情实感,注意师生配合第36页
 (三)合理搭配,各种非语言符号共同使用第36-37页
 (四)合理分析非语言符号的使用情景,做到宜己宜人第37-38页
结束语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附录第42-43页
后记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学科规训与理论重构--走向自我规训的中国教育学话语研究
下一篇:知识的形成、传递与习得:伯恩斯坦教育论述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