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5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课题提出的理由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四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五、课题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六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述 | 第15-28页 |
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涵义及特点 | 第15-18页 |
一、教育过程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二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般理解 | 第16-18页 |
三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遵循规律性 | 第18页 |
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生要件 | 第18-22页 |
一、三要素说 | 第19页 |
二、四要素说 | 第19-22页 |
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 | 第22-24页 |
一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| 第22-23页 |
二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过程 | 第23-24页 |
三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人性的塑造与发展的过程 | 第24页 |
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目标设定 | 第24-27页 |
一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目标内涵 | 第24-25页 |
二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标设定的考量因素 | 第25-26页 |
三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标的实现 | 第26-27页 |
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地位及意义 | 第27-28页 |
一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地位 | 第27页 |
二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意义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人性与人性理论概述 | 第28-39页 |
第一节 人性与人性化概述 | 第28-31页 |
一、人性的理解 | 第28-30页 |
二、关于人性与教育的理解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中西方的人性理论 | 第31-37页 |
一、我国古代人性理论 | 第32-34页 |
二、西方人性理论 | 第34-35页 |
三、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人性理论的教育价值与启示 | 第37-39页 |
一、思想政治教育追寻人性复归 | 第37页 |
二、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顺应人的天性 | 第37-38页 |
三、思想政治教育寻求人性的全面发展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9-48页 |
第一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1页 |
一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失衡 | 第39-40页 |
二、对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 | 第40页 |
三、忽视受教育者的客观内心需求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现状问题分析 | 第41-44页 |
一、传统的教育根深蒂固 | 第41-42页 |
二、受教育者的客观内在需求增加 | 第42-43页 |
三、客观条件的限定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人性化的依据 | 第44-48页 |
一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性化为指导 | 第44-46页 |
二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人性化的现实依据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构建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| 第48-53页 |
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| 第48-49页 |
一、树立以受教育者为本的人性化理念 | 第48-49页 |
二、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 | 第49页 |
第二节 教育方式和环境要体现以人为本 | 第49-51页 |
一、适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| 第49-50页 |
二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| 第50-51页 |
第三节 重视教育对象的个体发展变化 | 第51-53页 |
一、正视受教育者的需求 | 第51页 |
二、尊重差异,培养个性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