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符号及缩写语说明 | 第10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18页 |
| ·普洱茶概述 | 第11-13页 |
| ·普洱茶的定义与现状 | 第11页 |
| ·普洱茶的加工与分类 | 第11-13页 |
| ·普洱茶的出口情况 | 第13页 |
| ·普洱茶存储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| ·中国存储普洱茶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韩国存储普洱茶的相关情况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·存储于中韩两地普洱生茶和晒青毛料的品质变化的对比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在自然存储中普洱熟茶的品质变化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2页 |
| ·材料来源 | 第18-19页 |
| ·试验仪器及分析软件 | 第19页 |
| ·茶样的处理方法 | 第19页 |
| ·测定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·茶样感官审评 | 第19页 |
| ·茶叶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| 第19页 |
| ·水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| 第20页 |
| ·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| 第20页 |
| ·儿茶素类、咖啡碱的测定方法(高效液相色谱法) | 第20-21页 |
| 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46页 |
| ·不同存储地区(广州和大邱)茶样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| 第22-36页 |
| ·两地存储普洱生饼成分变化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0页 |
| ·两地存储晒青毛料成分变化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6页 |
| ·不同存储时间普洱熟茶的化学成分结果和感官审评结果分析 | 第36-46页 |
| ·感官审评 | 第36-41页 |
| ·主要化学成分 | 第41-46页 |
| 4 讨论 | 第46-49页 |
| ·不同地区气候对茶叶存储品质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对存储于广州和大邱不同环境下普洱生茶品质变化的讨论 | 第46-47页 |
| ·对存储于昆明不同年份下普洱熟茶实物标准样品质变化的讨论 | 第47页 |
| ·存储于不同区域茶叶主要生化成分对品质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·存储环境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| 第49页 |
| ·广州和大邱两地存储的茶样品质具有差异 | 第49页 |
| ·在昆明自然存储的普洱熟茶实物标准样品质有一定的提高 | 第49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