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一、汉语问候语研究 | 第10-11页 |
二、越南语问候语研究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对象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页 |
第五节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一、调查问卷法 | 第13页 |
二、定性描写法 | 第13-14页 |
第六节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一、问候语与礼貌原则、合作原则 | 第14-16页 |
二、与问候语相关的语言学及语用学理论基础 | 第16页 |
三、与问候语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| 第16-17页 |
第七节 语料来源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越南语问候语的特点和功能及分类 | 第19-37页 |
第一节 越语问候语概述 | 第19-20页 |
一、越语问候语的定义 | 第19页 |
二、越南语问候语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越南语问候语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一、交际礼貌性体现功能 | 第20-21页 |
二、交际双方身份和关系的识别功能 | 第21页 |
第三节 越南语问候语的分类 | 第21-37页 |
一、越南语直接问候语形式 | 第23-29页 |
二、越南语间接问候语形式 | 第29-37页 |
第三章 越南语问候语的文化阐释 | 第37-40页 |
第一节 越南语问候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心理 | 第37-38页 |
一、越语问候语是人格的体现 | 第37页 |
二、越语问候语中独特的称呼文化 | 第37页 |
三、越语问候语无时间范畴,以人文本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越南语问候语的语境制约因素 | 第38-40页 |
一、交际双方所处的场合 | 第38页 |
二、交际双方问候发生的时间 | 第38-39页 |
三、交际双方A、B的社会关系和地位因素 | 第39页 |
四、交际双方选择的交际策略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中国学生使用越南语问候语的语用偏误分析 | 第40-46页 |
第一节 中国学生使用越南语问候语的偏误情况分析 | 第40-42页 |
一、简单的“(交际主体) + chào+交际对象+ (?)”问候方式走天下 | 第40页 |
二、人称使用错误 | 第40-41页 |
三、使用中国式问候语 | 第41页 |
四、问候方式过于简单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中国学生使用越南语问候语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| 第42-46页 |
一、中国学生使用越南语问候语语用失误的原因 | 第42-44页 |
二、中国学生使用越南语问候语语用失误的对策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6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