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级越南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第一节 对外汉字偏误研究概况 | 第8-11页 |
一、 汉字书写偏误分析研究 | 第9-10页 |
二、 越南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一、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二、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、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| 第12-15页 |
一、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二、 本研究语料来源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初中级越南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 | 第15-36页 |
第一节 错字偏误类型 | 第15-27页 |
一、 笔画偏误 | 第15-21页 |
二、 部件偏误 | 第21-26页 |
三、 整字结构偏误及其他 | 第26-27页 |
四、 各阶段错字偏误分布特点 | 第27页 |
第二节 别字偏误类型 | 第27-35页 |
一、 形似偏误 | 第28-30页 |
二、 音似偏误 | 第30-31页 |
三、 音同(近)形似偏误 | 第31-34页 |
四、 各阶段别字偏误分布特点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各阶段不规范汉字的总体分布特征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初中级越南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原因 | 第36-39页 |
第一节 语际迁移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语内迁移的影响 | 第37页 |
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第四节 教学失误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针对于汉字书写偏误的对策 | 第39-43页 |
第一节 教学对策 | 第39-41页 |
一、 加强笔画教学 | 第39页 |
二、 稳固部件教学 | 第39-40页 |
三、 形似字、同音(音近)形似字教学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学习对策 | 第41-42页 |
一、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| 第41页 |
二、 积极查阅工具书或者现代电子设备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教材对策 | 第42-43页 |
一、 编订越南语版汉语教材 | 第42页 |
二、 编订越南语汉字练习册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