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研究--以北京市属国有企业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0页 |
·基本内容 | 第9-10页 |
·主要方法 | 第10页 |
·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研究与相关理论 | 第11-19页 |
·基本范畴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国有企业的界定 | 第11页 |
·经营者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经营者选拔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经理市场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演进 | 第17-19页 |
3 经营者选拔机制的比较研究 | 第19-23页 |
·各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 | 第19-21页 |
·美国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德国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 | 第20页 |
·日本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 | 第20-21页 |
·法国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 | 第21页 |
·选拔机制各要素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| 第21-23页 |
4 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现状 | 第23-34页 |
·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概况 | 第23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| 第23-25页 |
·市属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市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运行误区 | 第24-25页 |
·经营者选拔机制现状 | 第25-32页 |
·经营者选拔主体 | 第26-27页 |
·经营者选拔标准 | 第27-29页 |
·经营者选拔来源 | 第29-30页 |
·经营者选拔方式和程序 | 第30-32页 |
·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存在问题 | 第32-34页 |
·市场配置机制尚未形成 | 第32页 |
·选拔任用方式不够完善 | 第32-33页 |
·培养开发方式创新不够 | 第33-34页 |
5 实证研究:经营者变更、公司治理与业绩 | 第34-39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34页 |
·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| 第34-36页 |
·经营者变更、公司治理与业绩的回归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6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的设计 | 第39-50页 |
·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设计思路 | 第39-41页 |
·经营者选拔主体分类 | 第41-43页 |
·政府为主体的行政化选拔机制设计框架 | 第43-45页 |
·选拔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选拔目的 | 第44页 |
·选拔范围与方式 | 第44-45页 |
·董事会为主体的市场化选拔机制设计框架 | 第45-50页 |
·经营者选拔范围 | 第45-46页 |
·经营者选拔标准 | 第46-48页 |
·经营者选拔程序 | 第48-50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0页 |
·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