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营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--以青岛海尔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论文框架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3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3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2 文献综述、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| 第15-2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·股权激励效应的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·股权激励要素与股权激励效应的关系 | 第18页 |
·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| 第18-24页 |
·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·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股权集中度的相关概念 | 第21-23页 |
·民营企业的界定 | 第23-24页 |
3 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现状 | 第24-30页 |
·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总体情况 | 第24-25页 |
·股权激励要素设计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数量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模式分析 | 第27页 |
·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有效期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分析 | 第28-30页 |
4 民营上市企业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性研究 | 第30-31页 |
5 股权激励效果研究设计 | 第31-34页 |
·变量的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因变量指标的选择 | 第31页 |
·解释变量指标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2-33页 |
·股权激励比例的研究假设 | 第32-33页 |
·股权激励有效期的研究假设 | 第33页 |
·股权激励模式的研究假设 | 第33页 |
·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| 第33-34页 |
6 股权激励要素与激励效果分析 | 第34-49页 |
·不同股权结构的总体企业 | 第34-38页 |
·相关性检验 | 第34-35页 |
·股权激励比例的回归分析 | 第35页 |
·股权激励有效期的回归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股权激励模式的方差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股权分散型企业 | 第38-41页 |
·相关性检验 | 第38-39页 |
·股权激励比例的回归分析 | 第39页 |
·股权激励有效期的回归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股权激励模式的方差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相对控股型企业 | 第41-45页 |
·相关性检验 | 第41-42页 |
·股权激励比例的回归分析 | 第42页 |
·股权激励有效期的回归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股权激励模式的方差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绝对控股型企业 | 第45-47页 |
·相关性检验 | 第45页 |
·股权激励比例的回归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股权激励有效期的回归分析 | 第46页 |
·股权激励模式的方差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7 案例分析 | 第49-59页 |
·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方案 | 第49-51页 |
·激励对象及分配情况 | 第49-50页 |
·激励计划所涉及标的股票的来源与数量 | 第50页 |
·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及确定依据 | 第50页 |
·激励计划的有效期、授权日、可行权日及行权安排 | 第50-51页 |
·有效期内行权结果 | 第51-54页 |
·第一个行权期行权结果 | 第51-53页 |
·第二个行权期行权结果 | 第53页 |
·第三个行权期行权结果 | 第53-54页 |
·第四个行权期行权结果 | 第54页 |
·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、管理费用率等影响 | 第54-59页 |
·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股权激励对管理费用率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股权激励对销售额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建议 | 第58-59页 |
8 研究结论及讨论 | 第59-61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9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59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