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图表清单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以及逻辑思路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·本文结构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概念模型以及理论框架 | 第20-29页 |
| ·制度理论与资源理论 | 第20-22页 |
| ·制度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资源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非对称战略联盟与联盟合作 | 第22-25页 |
| ·非对称战略联盟概述 | 第22-23页 |
| ·非对称战略联盟维度:价值创造与收益分配 | 第23-25页 |
| ·制度环境、企业资源能力与非对称战略联盟 | 第25-27页 |
| ·制度环境与非对称战略联盟 | 第25-26页 |
| ·企业资源能力与非对称战略联盟 | 第26-27页 |
| ·综合框架 | 第27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29-35页 |
| ·研究方法选择 | 第29页 |
| ·研究对象的择取 | 第29-31页 |
| ·选择案例的标准 | 第29-30页 |
| ·案例对象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| ·资料收集与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证据链构建 | 第31-32页 |
| ·多重的证据来源 | 第32-33页 |
| ·信度与效度 | 第33-34页 |
| ·信度 | 第33-34页 |
| ·效度 | 第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章 案例分析 | 第35-44页 |
| ·广东温氏集团与“温氏+农户”联盟简介 | 第35页 |
| ·“温氏+农户”非对称战略联盟的形成与演化:研究阶段的划分 | 第35-37页 |
| ·第一阶段:制度环境、企业资源能力与非对称战略联盟初始合作的形成 | 第37-39页 |
| ·第二阶段:非对称战略联盟的合法化、模式化与制度环境、企业资源能力的演变 | 第39-41页 |
| ·第三阶段:制度环境、企业资源能力与非对称战略联盟的演化 | 第41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五章 案例讨论与理论发展 | 第44-58页 |
| ·制度环境、企业资源能力与初始非对称战略联盟的形成 | 第44-49页 |
| ·非对称战略联盟对制度环境、企业资源能力新特征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| ·制度环境、企业资源能力与非对称战略联盟的演化 | 第52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结语 | 第58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| 附录:本文的访谈提纲 | 第65-6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附件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