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劳动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劳动工资论文

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现状与对策探讨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第11-13页
     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状及问题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·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劳资关系现状、特点和问题第13-19页
     ·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人才发展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劳资关系的主要问题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劳资矛盾的特点第17-19页
   ·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框架第21-23页
第二章 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3-30页
   ·工资与基本工资制度第23页
   ·工资指导线制度第23-24页
   ·最低工资制度第24页
   ·劳动需求弹性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·合作性博弈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·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工资模式第26页
   ·工资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含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国际工资集体协商的发展第27页
     ·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第27页
     ·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工资集体协商的步骤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应具备的条件第29-30页
第三章 汽车零部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现状及原因分析第30-38页
   ·现状介绍第30-32页
   ·典型个案访谈第32-34页
   ·汽车零部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特点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工资集体协商中存在的问题第35页
   ·工资集体协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第35-38页
第四章 汽车零部件行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策探讨第38-48页
   ·劳动需求弹性理论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应用第38页
   ·博弈理论分析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劳动者与企业主的博弈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集体与资方的博弈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政府、企业、劳动者的共决机制第40页
   ·提高劳动者工资集体协商的能力第40-42页
     ·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调动劳动者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性第41页
     ·增强劳动者工资集体协商的力量第41-42页
   ·完善政府职能,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建立劳动力供求市场第42页
     ·完善集体谈判的相关立法第42页
     ·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,贯彻落实相关法律规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完善各项公共服务第43页
     ·建立各方参与的劳动调解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第44页
   ·加强工会组织建设,发挥工会作用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提高工会组建率第44页
     ·工会保持独立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强化工会各项权力第45页
   ·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,建立企业自律组织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,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建立企业主行业组织,形成企业自律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·针对本行业不同企业特点,推行多种协商模式第47-48页
第五章 结束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附件第51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结构功能型机构的综合设计与分析
下一篇:我国基层信访工作困境与对策研究--以A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