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第一部分 导论 | 第10-1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框架及方法 | 第12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薄弱学校改进 | 第12-13页 |
| ·教师教学领导力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部分 薄弱学校改进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系 | 第15-21页 |
| ·薄弱学校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| ·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内涵 | 第16-18页 |
| ·何谓领导力 | 第16-17页 |
| ·教学领导力的概念分析 | 第17页 |
| ·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| ·薄弱学校改进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系 | 第18-21页 |
| ·薄弱学校改进的进程 | 第18-20页 |
| ·薄弱学校改进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部分 我国薄弱学校改进背景下教师教学领导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9页 |
| ·薄弱学校改进背景下教师教学领导力案例解析 | 第21-24页 |
| ·铜陵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况 | 第21-22页 |
| ·铜陵市薄弱学校改进采取的主要措施 | 第22-23页 |
| ·关于铜陵市薄弱学校改进的几点思考 | 第23-24页 |
| ·薄弱学校改进背景下教师教学领导力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9页 |
| ·学校组织机构建设不健全 | 第24-25页 |
| ·教师队伍总量扩充,主体性缺失 | 第25-26页 |
| ·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欠缺,教学质量下降 | 第26-29页 |
| 第四部分 教师教学领导力相关理论分析 | 第29-35页 |
| ·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历史沿革 | 第29-30页 |
| ·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基本理论流派 | 第30-35页 |
| ·海林杰和墨菲的“三维教学管理模型” | 第30页 |
| ·墨菲的“四维教学领导力模型” | 第30-31页 |
| ·韦伯的“五维教学领导力模型” | 第31-32页 |
| ·爱莉克一米凯尔克和霍伊的“综合教学领导力模型” | 第32-35页 |
| 第五部分 薄弱学校改进背景下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策略 | 第35-44页 |
| ·完善组织机构,构建薄弱学校的文化建设 | 第35-37页 |
| ·明确目标 | 第35-36页 |
| ·精构观念文化 | 第36页 |
| ·构建以人文本的制度文化 | 第36-37页 |
| ·认识自我,发挥薄弱学校教师主体性 | 第37-39页 |
| ·优化教师工作环境 | 第38页 |
| ·创新教学观念 | 第38-39页 |
| ·完善校本培训 | 第39页 |
| ·专业熏陶,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| 第39-44页 |
| ·丰富的知识储备 | 第39-41页 |
| ·足够的个人能力 | 第41-42页 |
| ·良好的品性特征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