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高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导论 | 第8-19页 |
| ·选题缘由 | 第8-11页 |
| ·研究职高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的必要性 | 第8-9页 |
| ·对职高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的意义和价值 | 第9-10页 |
| ·进行本研究的可能 | 第10-11页 |
| 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| ·学生问题行为 | 第11-12页 |
| ·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者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解 | 第13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| ·国内外关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| ·对中外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评述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的思路、重点与主要方法 | 第16-19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重点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2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调查 | 第19-26页 |
| ·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 | 第19-20页 |
| ·学生情况调查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学生性别,户籍性质,年级的差异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学生家庭情况的差异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·学生学习目的,兴趣,积极性的差异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中职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3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| 第26-35页 |
| ·学生因素 | 第26-32页 |
| ·自身因素 | 第26-29页 |
| ·家庭因素 | 第29-32页 |
| ·学校因素 | 第32-33页 |
| ·课程设置因素 | 第32-33页 |
| ·任课教师因素 | 第33页 |
| ·管理因素 | 第33页 |
| ·社会因素 | 第33-35页 |
| 4 应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实验研究 | 第35-39页 |
| ·实验1 | 第35-37页 |
| ·实验2 | 第37-39页 |
| 5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 | 第39-55页 |
| ·管理者层面 | 第39-43页 |
| ·坚持原则,维护权威,关注重点,及时处理 | 第39-40页 |
| ·收集信息,提供交流平台 | 第40页 |
| ·合理配置课程,培养学生兴趣 | 第40-43页 |
| ·提供活动平台,发挥学生特长 | 第43页 |
| ·班主任层面 | 第43-48页 |
| ·全面了解,共同配合 | 第43-45页 |
| ·关心关爱、教育引导 | 第45-46页 |
| ·奖惩并使、激发学生 | 第46-47页 |
| ·创新思路、开创新模式 | 第47-48页 |
| ·科任教师层面 | 第48-55页 |
| ·了解,认识学生及课堂问题行为 | 第48-49页 |
| ·分析学生,分析教材 | 第49页 |
| ·吸引学生 | 第49-50页 |
| ·感染学生 | 第50-51页 |
| ·处理学生及课堂问题行为 | 第51-55页 |
| 6 结论 | 第55-56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55页 |
| ·研究的不足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附录A:学生问卷 | 第58-61页 |
| 附录B | 第61-63页 |
| 附录C | 第63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