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页 |
·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| 第13-18页 |
·企业融资的相关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融资 | 第13页 |
·企业融资 | 第13-14页 |
·融资理论概述 | 第14-17页 |
·传统融资结构理论 | 第14页 |
·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新融资结构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对融资理论的选择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念、主要特征、融资需求特点 | 第18-24页 |
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特征 | 第19-20页 |
·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并存 | 第19页 |
·高成长性 | 第19页 |
·科技人员占比高,产品附加值高 | 第19-20页 |
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 | 第20-22页 |
·融资需求的时效性较强,单次融资的资金需求量较小 | 第20页 |
·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,财产抵押难度大 | 第20页 |
·融资需求持续性强,频率较高 | 第20-21页 |
·对特定的直接融资渠道的需求性强 | 第21-22页 |
·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直接融资方式的优越性 | 第22-24页 |
第四章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途经分析 | 第24-44页 |
·上市融资途径 | 第24-27页 |
·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途径的基本情况 | 第24-26页 |
·国外典型创业板市场上市标准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·债券融资途径 | 第27-35页 |
·我国债券市场概况 | 第27-28页 |
·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途径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中小企业私募债有望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途径 | 第32-35页 |
·风险投资融资途径 | 第35-38页 |
·风险投资的概念 | 第36页 |
·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基本情况 | 第36-38页 |
·风险投资尚不能满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| 第38页 |
·新三板融资途径 | 第38-44页 |
·新三板的由来 | 第38-41页 |
·新三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帮助 | 第41-43页 |
·以新三板扩容为契机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案例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企业概况 | 第44页 |
·大族激光成长中的直接融资历程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创立期融资分析 | 第44页 |
·成长期融资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成熟期融资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对新融资结构理论的验证 | 第46页 |
·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启示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改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途径的建议 | 第48-56页 |
·改革创业板新股发行制度 | 第48页 |
·改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途径的建议 | 第48-50页 |
·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债信息共享系统 | 第49页 |
·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体系 | 第49-50页 |
·改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融资途径的建议 | 第50-53页 |
·创造风险投资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制度环境 | 第50-51页 |
·重视和促进“天使投资”的发展 | 第51-52页 |
·培育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服务公司 | 第52-53页 |
·加快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建议 | 第53-56页 |
·新三板市场总体的发展建议 | 第53-54页 |
·降低挂牌门槛,真正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场 | 第54页 |
·以引入做市商制度为途径构建混合交易制度 | 第54页 |
·扩大自然人投资范围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