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数据处理、数据处理系统论文

超声相控阵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33页
   ·无损检测第9-10页
   ·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第10-17页
     ·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历史进程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超声无损检测新方法第11-17页
   ·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第17-30页
     ·超声相控阵换能器第18-20页
     ·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特点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超声相控阵的声场计算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超声相控阵检测结果的显示方式第23-25页
     ·超声相控阵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5-30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第30-33页
第二章 单一介质的超声相控阵声场特性第33-51页
   ·超声相控阵的远场指向性分析第33-40页
     ·远场条件的偏转声场第33-35页
     ·远场指向性函数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换能器参数对指向性的影响第36-40页
   ·超声相控阵近场特性第40-45页
     ·近场及近场长度第40页
     ·近场声场模型第40-42页
     ·近场特性仿真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·近场特性验证第44-45页
   ·单一介质的缺陷检测第45-50页
     ·近场检测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远场检测实验第47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1页
第三章 界面条件的超声相控阵声场特性第51-68页
   ·界面问题的提出及化简第51-52页
   ·单阵元辐射声场第52-55页
     ·液体中单阵元声压公式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平面波入射到液固界面的折射情况第53-55页
   ·液固界面下的阵列辐射声场第55-57页
     ·聚焦法则第55-57页
     ·阵列的辐射声场第57页
   ·声场仿真及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 ·偏转声束的声场仿真第58-60页
     ·聚焦声束的声场仿真第60-62页
   ·界面条件下的近场区第62-64页
     ·近场长度计算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实验研究第63-64页
   ·界面条件下的伪缺陷第64-67页
     ·波型转换产生的伪缺陷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减小栅瓣伪缺陷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·小结第67-68页
第四章 缺陷的定性分析第68-86页
   ·基于小波包的能量特征提取第68-71页
     ·信号的小波包分解与重构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构造能量特征向量第70页
     ·最优小波包基的选取第70-71页
   ·碳纤维复合材料缺陷信号的特征提取第71-78页
     ·实验板制作第71-72页
     ·碳纤维实验板缺陷信号采集第72-74页
     ·缺陷信号的特征提取第74-78页
   ·声束特性对特征提取的影响第78-81页
     ·船型试块的聚焦与非聚焦对比第78-80页
     ·碳纤维分层缺陷的聚焦与非聚焦对比第80-81页
   ·声波波型对特征提取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·缺陷尺寸对特征提取的影响第82-84页
   ·小结第84-86页
第五章 缺陷成像及缺陷定位、定量方法研究第86-105页
   ·线性扫查图像的校正第86-93页
     ·图像校正算法第87-90页
     ·图像校正的改进算法第90-92页
     ·改进算法的验证第92-93页
   ·扇形扫查图像的校正第93-97页
     ·图像校正算法第93-95页
     ·校正算法的验证第95-96页
     ·不同波型的 S 扫校正第96-97页
   ·缺陷定量第97-101页
     ·-6dB 定量方法第97-99页
     ·边界跟踪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声束聚焦特性对缺陷定量的影响第100-101页
   ·缺陷定位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缺陷中心的确定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实验研究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影响定位的因素第103页
   ·小结第103-105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05-108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105-106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内容第106-108页
参考文献第108-118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18-119页
致谢第119页

论文共11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Euler-Bernoulli梁网络的控制及稳定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负荷预测和设定点优化的制冷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