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CAE仿真技术的某微型客车车身疲劳寿命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图表清单 | 第9-12页 |
注释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·国内外汽车CAE 疲劳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客车车身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 | 第18-32页 |
·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有限元法求解的一般过程 | 第18-20页 |
·有限元法的程序实现 | 第20页 |
·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0-27页 |
·几何数据的简化 | 第21页 |
·网格划分质量控制 | 第21-25页 |
·连接单元的处理 | 第25-27页 |
·车身模态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·模态分析计算结果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客车车身静强度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强度分析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载荷与边界条件 | 第33-34页 |
·车身强度分析 | 第34-43页 |
·满载工况 | 第36-37页 |
·制动工况 | 第37-38页 |
·转弯工况 | 第38-39页 |
·右前轮抬起150mm 工况 | 第39-40页 |
·左后轮抬起150mm 工况 | 第40-42页 |
·右前轮左后轮同时抬起150mm 工况 | 第42-43页 |
·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| 第45-56页 |
·多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| 第45-46页 |
·ADAMS/Car 建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模型的简化原则 | 第46-47页 |
·建模的基本步骤 | 第47-48页 |
·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2页 |
·前悬架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后悬架模型 | 第49页 |
·车身模型 | 第49-50页 |
·轮胎模型 | 第50页 |
·转向系统模型 | 第50-51页 |
·发动机和制动系统模型 | 第51页 |
·整车模型 | 第51-52页 |
·道路模型及载荷谱获取 | 第52-55页 |
·随机路面不平度理论 | 第52页 |
·车身载荷谱的获取 | 第52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客车车身的疲劳寿命预测 | 第56-73页 |
·疲劳分析基本理论 | 第56-63页 |
·疲劳载荷类型 | 第56-58页 |
·S-N 曲线定义 | 第58-59页 |
·平均应力修正 | 第59-60页 |
·疲劳累积损伤 | 第60-61页 |
·雨流计数法 | 第61-63页 |
·基于准静态法的车身疲劳分析 | 第63-72页 |
·单位载荷应力场分析 | 第63-65页 |
·路面载荷谱作用下的动应力计算 | 第65-66页 |
·材料 S-N 曲线的估算 | 第66-70页 |
·车身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及评价 | 第70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73-74页 |
·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