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·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 | 第8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特点及创新 | 第13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及融资现状分析 | 第15-24页 |
·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·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| 第15-16页 |
·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·数量众多且分布面广 | 第17页 |
·缺乏市场竞争力 | 第17页 |
·投资主体多元化 | 第17页 |
·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 | 第17-18页 |
·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| 第18-22页 |
·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融资优序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成长周期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 | 第22页 |
·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渠道不畅 | 第22页 |
·我国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严重依赖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民间资本发展严重滞后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动产担保立法的历史演进及我国动产担保立法现状的分析 | 第24-31页 |
·动产担保的历史演进 | 第24-27页 |
·动产担保下的应收账款概念 | 第24页 |
·以动产担保为基础的应收账款融资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 | 第24-27页 |
·以动产担保为基础的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现状 | 第27-31页 |
·我国动产担保立法的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《物权法》颁布前应收账款融资方面的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《物权法》对我国应收账款融资的意义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模式及应收账款登记公示系统介绍 | 第31-42页 |
·我国应收账款融资的主要模式 | 第31-37页 |
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| 第31-33页 |
·应收账款保理融资 | 第33-35页 |
·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| 第35-37页 |
·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系统的建立对应收账款融资的影响 | 第37-42页 |
·国外动产担保登记系统简介 | 第38页 |
·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介绍 | 第38-39页 |
·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运行的基本情况 | 第39-42页 |
第5章 XX公司应收账款融资案例及实施方案 | 第42-46页 |
·XX公司介绍 | 第42页 |
·XX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XX公司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方案实施情况 | 第43-46页 |
·XX公司应收账款融资的前期评估 | 第44页 |
·授信方式和应收账款的选择 | 第44页 |
·XX公司融资方案实施 | 第44-46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