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世纪初中西方的女性形象--陈芸与简·爱对比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导论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覃思与敏学——二者在文化底蕴方面的异同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思想与现实双重作用下的知性女子 | 第9-11页 |
一、 传统儒家思想与江南文化的盛行 | 第9-10页 |
二、 西方教育思想与当时的教育现状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相异的中西文化造就的不同类型女性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顺从与反抗——二者在道德身份方面的异同 | 第13-18页 |
第一节 优秀的道德礼仪践行者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隐忍退让的传统形象与勇敢争取的先进女性 | 第15-18页 |
一、 封建家长制与传统思想的共同作用 | 第15-16页 |
二、 历史与基督教个性、自由教义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生活与信仰——二者在生命形态方面的异同 | 第18-23页 |
第一节 积极、乐观的人生态度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生活为中心与信仰为首要 | 第20-23页 |
一、 中国人无信仰,儒道皆重生活 | 第20-21页 |
二、 西方的历史与宗教维系人生信仰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交流与学习 | 第23-27页 |
第一节 有关《浮生六记》与《简·爱》的教学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在文化差异中营造和谐的汉语国际教学课堂 | 第24-27页 |
一、 以文化共同之处为教学基点 | 第25页 |
二、 在文化差异中寻求和谐 | 第25-27页 |
结语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致谢 | 第30-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