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社会建设中的社区秩序构建--以上海市新华街道(社区)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6页
 第一节 选题缘由和研究的意义第9-11页
  一、研究的目的第9-10页
  二、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国外相关文献综述和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一、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二、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第三节 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一、研究的思路第14页
  二、研究的方法第14-16页
第二章 社区秩序构建的一般概述与理论分析第16-25页
 第一节 相关重要概念第16-19页
  一、社区秩序的概念第16-18页
  二、社区秩序的类型第18页
  三、社区秩序的评价第18-19页
 第二节 社区秩序的相关要素分析第19-23页
  一、空间地理(公共空间、私人领域、社区环境)第19-20页
  二、行动主体(党群组织、行政体系、社会组织、营利部门)第20-21页
  三、互动机制(社区自治、公民意识、社区参与、文化心理)第21-23页
 第三节 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社区秩序第23-25页
  一、社会建设的意义与要求第23页
  二、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关系第23页
  三、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内在特征第23-25页
第三章 社区秩序构建的结构与现实第25-36页
 第一节 社会建设背景下社区秩序和街区权力结构的变迁第25-27页
  一、社区秩序构建的内外因变化第25-26页
  二、社区秩序构建模式的回溯第26-27页
 第二节 社区行政建设(行政社区)与社区自治(公民社区)的现实走向第27-30页
  一、社区行政建设(行政社区)的现实走向第28页
  二、社区自治(公民社区)的现实走向第28-29页
  三、社区秩序构建的结合走向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现有社区秩序构建模式的问题第30-36页
  一、科层制度规置下的行动主体架构第30-33页
  二、相互制约的社区互动机制第33-35页
  三、挤压变化的空间地理环境第35-36页
第四章 社区秩序构建的案例分析第36-43页
 第一节 新华社区概况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新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实践第37-43页
  一、党群组织“枢纽型”管理第37-38页
  二、行政组织“网格化”管理第38-39页
  三、营利部门“合作型”管理第39-40页
  四、社区组织“自治型”管理第40页
  五、社区生活“互动型”管理第40-42页
  六、社区服务“信息化”管理第42-43页
第五章 构建社区制管理和“中心制”服务模式第43-56页
 第一节 社区秩序构建的基本架构第43-47页
  一、管理架构——耗散结构第44-46页
  二、形态架构——社区“中心制”第46-47页
 第二节 社区秩序构建中的外部管理和服务第47-53页
  一、行政管理体系和社区秩序第47-49页
  二、党群组织发展和社区秩序第49-51页
  三、社区市场运作和社区秩序第51-53页
 第三节 社区秩序构建中的内部自治与互动第53-56页
  一、社区共商共治和社区秩序第53-54页
  二、社区互动体系和社区秩序第54-56页
第六章 社区秩序构建的政策分析和结论第56-61页
 第一节 行政机制、市场机制和社区机制的结合第56-57页
  一、行政机制第56页
  二、市场机制第56-57页
  三、社区机制第57页
 第二节 正式秩序和非正式规则的磨合第57-58页
  一、正式秩序的构建第57-58页
  二、非正式规则的融入第58页
 第三节 社区秩序的制度化设计和规范整合第58-59页
  一、完善政府预算制度第58-59页
  二、形成购买服务制度第59页
  三、构建财力来源制度第59页
 第四节 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 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职业锚的社区青年干部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
下一篇:治理理论下的城市社区管理研究--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