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文化适应模式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相关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插图清单第10-11页
附表清单第11-12页
1 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·本研究的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问题第13-15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2 相关的研究理论第16-33页
   ·Schumann的"文化适应模式"假说第16-20页
   ·语言/文化休克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第20-25页
     ·语言休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文化休克第23-25页
   ·学习动机第25-27页
   ·态度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第27-29页
   ·社会优势(Social Dominance)第29-32页
   ·小结第32-33页
3 研究方法第33-3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3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问题第33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33页
   ·调查与测量方法第33-38页
     ·调查对象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调查样本情况第35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计第37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7-38页
   ·实验资料的说明第38-39页
4 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9-54页
   ·三组被试的社会距离差异情况第39-42页
     ·三组被试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分析讨论第41-42页
   ·三组被试的心理距离差异情况第42-47页
     ·三组被试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分析讨论第45-47页
   ·社会距离和测试成绩的相关情况第47-50页
     ·三组被试的社会距离和测试成绩的相关情况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分析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·心理距离和测试成绩的相关情况第50-54页
     ·三组被试的心理距离和测试成绩的相关情况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分析讨论第52-54页
5 结论第54-59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54页
   ·结论的讨论第54-56页
   ·对教学的意义第56-57页
   ·这次研究工作的反思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6页
附录清单第66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ACKNOWLEDGEMENTS第89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地区住院病种费用分析与研究
下一篇:中韩二十年代身边小说比较研究--以郁达夫和玄镇健为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