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绪论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俗形义学研究综述及几个相关问题 | 第8-13页 |
| 一 俗形义学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| 二 与俗形义学有关的几个问题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俗形义学发展过程 | 第13-21页 |
| 一 俗形义学的源头 | 第13-14页 |
| 二 汉代的俗形义学 | 第14-16页 |
| 三 唐代的俗形义学 | 第16-17页 |
| 四 宋代的俗形义学 | 第17页 |
| 五 元明清及民国的俗形义学 | 第17-18页 |
| 六 当代俗形义学 | 第18-21页 |
| 第三章 俗形义学思想的集中产物—《字说》 | 第21-30页 |
| 一 《字说》及其研究情况简介 | 第21-22页 |
| 二 《字说》的内容和特点 | 第22-24页 |
| 三 《字说》以会意方法释字的原因 | 第24-26页 |
| 四 对《字说》的再认识 | 第26-30页 |
| 第四章 俗形义学评价 | 第30-36页 |
| 一 俗形义学形成的原因 | 第30-31页 |
| 二 俗形义学的特点 | 第31-33页 |
| 三 俗形义学的利弊 | 第33-36页 |
| 第五章 结论—限制和规范俗形义学的使用 | 第36-44页 |
| 一 从量上限制俗形义学的应用范围 | 第36-42页 |
| 二 从质上规范俗形义学的内容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