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--智能机器人论文

基于群体智能的主动嗅觉实现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6-14页
   ·引言第6页
   ·嗅觉定位策略第6-12页
     ·烟羽发现及跟踪第6-11页
     ·气味/气体源确认第11-12页
   ·主动嗅觉研究面临的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气味/气体分子分布特性第12页
     ·主动嗅觉搜索策略第12-13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·总结第13-14页
第二章 主动嗅觉实现算法研究第14-31页
   ·蚁群算法介绍第14-28页
     ·蚂蚁系统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蚁群优化算法第16-25页
       ·带精英策略的蚂蚁系统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基于优化排序的蚂蚁系统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蚁群系统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·最大-最小蚂蚁系统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·最优-最差蚂蚁系统的工作过程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主动嗅觉实现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·进化梯度算法介绍第28-31页
第三章 仿真环境模型的建立第31-44页
   ·静态环境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·动态环境模型第32-43页
     ·由Fluent 软件计算的环境模型第32-37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Farrell 动态环境模型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·v_a 的计算方法和对烟羽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·v_(mi) 的计算方法和对烟羽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浓度计算方法和烟团形状的变化第41-43页
   ·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 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第44-56页
   ·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主动嗅觉实现方法仿真结果第44-51页
     ·局部搜索第45页
     ·全局搜索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信息素更新第46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·基于进化梯度算法的主动嗅觉实现方法仿真结果第51-55页
     ·发现气体第51页
     ·跟踪气体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确认气味源第52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与比较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·结论第55-56页
第五章 结束语和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用于配电网线损计算
下一篇:应用LsAB技术显示五羟色胺受体亚型1A在小鼠螺旋神经元的分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