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5页 |
第一节 疑问代词的界定与分类 | 第6-8页 |
第二节 疑问代词研究和佛经语言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第三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方法 | 第11-15页 |
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译经疑问代词系统描写(上)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 人物询问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事物询问 | 第17-20页 |
第三节 情状询问 | 第20-22页 |
第四节 方式方法询问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译经疑问代词系统描写(下) | 第25-39页 |
第一节 原因目的询问 | 第25-28页 |
第二节 时间询问 | 第28-31页 |
第三节 处所询问 | 第31-33页 |
第四节 数量询问 | 第33-35页 |
第五节 比较询问 | 第35-39页 |
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译经疑问代词系统分析 | 第39-58页 |
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译经疑问代词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沿用上古的疑问代词 | 第40-45页 |
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新兴疑问代词 | 第45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引书目录 | 第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