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缩略词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5页 |
·微生物油脂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微生物油脂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微生物油脂的产生机制 | 第13-14页 |
·微生物油脂的特点 | 第14页 |
·微生物油脂的主要成分 | 第14-15页 |
·木霉菌的简介 | 第15-16页 |
·选取木霉菌作为发酵秸秆产生生物柴油研究对象的原因 | 第16-18页 |
·以秸秆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·木霉菌作为分解天然木质纤维素产生生物柴油研究对象的优势 | 第16-18页 |
·影响木霉菌影响木霉分解木质纤维素产生油脂的因素 | 第18-23页 |
·碳源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氮源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碳氮比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光照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pH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培养方式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真菌油脂提取的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利用木质纤维素产油脂的木霉菌的筛选 | 第25-3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1页 |
·菌株 | 第25-27页 |
·试剂仪器 | 第27-28页 |
·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1-37页 |
·尼罗红染色 | 第31-32页 |
·木霉菌丝含油量 | 第32页 |
·木霉菌产油能力的固体培养复筛结果 | 第32-33页 |
·高产油脂木霉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 | 第33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菌株Q2-37产微生物油脂发酵条件的研究 | 第38-57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8-44页 |
·菌株 | 第38页 |
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38页 |
·方法 | 第38-4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4-56页 |
·发酵初始pH对菌株Q2-37产油脂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温度对菌株Q2-37液体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不同培养基质对菌株Q2-37产油脂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哈茨木霉Q2-37菌株固体发酵均匀试验结果 | 第48-50页 |
·培养基质的组成对菌株菌株Q2-37产油脂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接种量对菌株Q2-37产油脂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培养基中水分和培养基质配比对菌株Q2-37产油脂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固体培养基中氮源浓度对菌株Q2-37产油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固体培养基中氮源组合对菌株Q2-37产油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·最佳培养条件下哈茨木霉Q2-37利用玉米秸秆产生和积累油脂的能力验证 | 第55-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哈茨木霉Q2-37菌株和棘孢木霉T1-1利用天然木质纤维素产生微生物油脂成分的研究 | 第57-6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菌株 | 第5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7页 |
·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酸热法提取哈茨木霉(T. harzianum)Q2-37菌株和棘孢木霉(T.asperellum)T1-1菌株固体发酵代谢产物成分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二氯甲烷浸提法提取哈茨木霉(T. harzianum)Q2-37菌株固体发酵代谢产物成分分析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63-66页 |
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·讨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发表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