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劳动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基于托达罗修正模型对当前“民工荒”现象的成因分析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绪论第9-22页
 一、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-11页
 二、研究对象概述第11-12页
 三、文献综述第12-19页
 四、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9-20页
 五、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六、研究创新第21-22页
第一章 “民工荒”现象的状况第22-29页
 第一节 “民工荒”现象的产生、发展和加剧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“民工荒”的结构特点第23-25页
  一、年龄构成特征:轻工荒第23页
  二、性别结构特征:女工荒第23-24页
  三、时间分布特征:年近荒第24页
  四、行业类别特征:劳动密集型行业荒第24页
  五、教育技能特征:普工荒和技工荒相结合第24-25页
  六、地域位置特征:普遍存在和局部集中相结合第25页
 第三节 “民工荒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25-29页
  一、消极方面第25-27页
  二、积极方面第27-29页
第二章 托达罗模型的修正第29-47页
 第一节 托达罗模型的来源和发展第29-32页
  一、配第——克拉克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第29页
  二、刘易斯——拉尼斯——费景汉模型第29-32页
 第二节 托达罗模型的简介第32-37页
  一、模型内涵第32-36页
  二、模型优势第36页
  三、模型缺陷第36-37页
  四、模型评述第37页
 第三节 托达罗模型的修正第37-47页
  一、模型前提的拓展第37-38页
  二、个体迁移决策模型的修正第38-45页
  三、总量劳动流动模型的修正第45-47页
第三章 “民工荒”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第47-66页
 第一节 基于托达罗修正模型的定性分析第47-57页
  一、城镇剩余因素第47-48页
  二、农村剩余因素第48-49页
  三、教育技能因素第49-50页
  四、就业概率因素第50-52页
  五、制度影响因素第52-55页
  六、心理成本因素第55-56页
  七、农村剩余劳动力因素第56-57页
 第二节 基于托达罗修正模型的定量分析第57-66页
  一、变量数据选取第58-59页
  二、计量模型构建第59-62页
  三、计量结果分析第62-66页
第四章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66-70页
 第一节 研究结论第66-67页
  一、当前“民工荒”现象具有普遍性第66页
  二、应当基于国情对托达罗模型实行修正第66页
  三、当前“民工荒”现象属于“权益荒”第66-67页
 第二节 政策建议第67-70页
  一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,实现农村劳动力要素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第67页
  二、完善社会制度体系,建立农村劳动力“走得出、留得住”的政策环境第67-68页
  三、深化权益平等意识,解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就业的后顾之忧第68页
  四、提髙教育培训水准,増强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适应能力第68-69页
  五、规划人口合理发展,培育劳动力持续供给的不竭源泉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关于格的唯一补性与分配性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混合Copula模型的投资组合风险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