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言 | 第1-6页 |
(一)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4-5页 |
(二) 问题与问题意识的界定 | 第5-6页 |
1、“问题”的界定 | 第5页 |
2、“问题意识”的界定 | 第5-6页 |
(三)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| 第6页 |
一、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| 第6-12页 |
(一) 是提高生存能力的需要 | 第7页 |
(二) 是提高创新精神的需要 | 第7-9页 |
1、创新始于问题意识 | 第8页 |
2、问题意识激发创新 | 第8-9页 |
(三) 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| 第9-12页 |
二、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 | 第12-13页 |
(一) 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| 第12页 |
(二) 我国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| 第12-13页 |
1、教师及教学的不足 | 第13页 |
2、学生的惰性与无奈 | 第13页 |
三、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途径 | 第13-21页 |
(一) 帮助转变观念——使之想问 | 第13-14页 |
1、从思想观念上让学生克服惰性 | 第14页 |
2、要使学生破除对创新的神秘性 | 第14页 |
(二) 教会思维方法——使之会问 | 第14-16页 |
1、从课文中的因果关系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4-15页 |
2、从课文中的矛盾现象上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5页 |
3、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5-16页 |
4、运用演绎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6页 |
(三) 采用灵活手段——使之乐问 | 第16-17页 |
1、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6页 |
2、在开展小论文比赛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6-17页 |
3、在历史课本剧表演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7页 |
4、在自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17页 |
(四) 讲究提问技巧——使之善问 | 第17-18页 |
1、提问要师生双向 | 第17-18页 |
2、提问要激发兴趣 | 第18页 |
3、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| 第18页 |
4、提问要具有亲和力 | 第18页 |
(五) 培养质疑习惯——使之敢问 | 第18-20页 |
1、质疑要讲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2、质疑要勇于实践 | 第19-20页 |
(六) 注重过程引导——使之勤问 | 第20-21页 |
1、引导学生对问题多做假设性回答 | 第20页 |
2、引导学生努力求证和学习研究 | 第20-21页 |
四、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应注意的问题 | 第21-24页 |
(一) 改善师生关系,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| 第21-22页 |
1、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 | 第22页 |
2、善做学生提问的倾听者 | 第22页 |
3、善对学生作肯定性评价 | 第22页 |
(二) 坚持以人为本,开拓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空间 | 第22-23页 |
1、提倡“主体介入”,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 | 第22-23页 |
2、开拓多样化教学形式,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多样化的需求 | 第23页 |
(三) 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,创设最佳教学情景 | 第23-24页 |
1、优化设计“问题” | 第23页 |
2、讲究“问题”的呈现方式与技巧 | 第23-24页 |
3、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| 第24页 |
(四) 把握问题设计的原则,达到严谨、计划、实效 | 第24页 |
1、问题设计的严谨性 | 第24页 |
2、问题设计的计划性 | 第24页 |
3、问题设计追求实效 | 第24页 |
结语 | 第24-26页 |
ENGLISH ABSTRACT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27-28页 |
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| 第28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