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绪论 | 第1-12页 |
1.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本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1页 |
1.4 写作思路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薪酬与薪酬管理的基础理论 | 第12-27页 |
2.1 薪酬的内容与功能 | 第12-14页 |
2.1.1 薪酬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2.1.2 薪酬的功能 | 第13-14页 |
2.2 薪酬理论综述 | 第14-16页 |
2.2.1 早期薪酬理论 | 第14页 |
2.2.2 近代薪酬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2.3 现代薪酬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 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2.3.1 公平理论与薪酬管理 | 第17-18页 |
2.3.2 双因素理论与薪酬管理 | 第18-19页 |
2.3.3 期望理论与薪酬管理 | 第19-20页 |
2.3.4 代理理论与薪酬管理 | 第20-21页 |
2.4 薪酬理论的应用 | 第21-24页 |
2.5 薪酬管理的原则 | 第24-25页 |
2.5.1 适度性原则 | 第24页 |
2.5.2 公平性原则 | 第24-25页 |
2.5.3 接受性原则 | 第25页 |
2.5.4 激励性原则 | 第25页 |
2.5.5 多元化原则 | 第2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3页 |
3.1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演变 | 第27-28页 |
3.2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3.3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4 发达国家医疗单位薪酬制度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30-32页 |
3.4.1 发达国家医疗单位薪酬制度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4.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设计 | 第33-43页 |
4.1 薪酬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| 第33-35页 |
4.1.1 公平原则 | 第33页 |
4.1.2 竞争原则 | 第33-34页 |
4.1.3 经济原则 | 第34页 |
4.1.4 激励原则 | 第34页 |
4.1.5 合法原则 | 第34页 |
4.1.6 战略原则 | 第34-35页 |
4.2 薪酬设计的基本流程 | 第35-36页 |
4.2.1 制定薪酬原则和策略 | 第35页 |
4.2.2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| 第35页 |
4.2.3 工作评价 | 第35页 |
4.2.4 薪酬调查 | 第35-36页 |
4.2.5 工资结构设计 | 第36页 |
4.2.6 工资分等级定薪 | 第36页 |
4.2.7 工资方案的实施、修正和调整 | 第36页 |
4.3 医疗单位薪酬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| 第36-37页 |
4.4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的影响因素 | 第37-39页 |
4.5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设计模式 | 第39-4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制度改革、对策与未来发展趋势 | 第43-49页 |
5.1 改革的现状分析 | 第43页 |
5.2 改革所需的内部环境 | 第43-44页 |
5.3 改革所需的外部环境 | 第44页 |
5.4 改革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| 第44-45页 |
5.5 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| 第45-46页 |
5.6 我国医疗单位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 | 第46-48页 |
5.6.1 全面薪酬制度 | 第46-47页 |
5.6.2 薪酬与绩效挂钩 | 第47页 |
5.6.3 宽带型薪酬结构 | 第47页 |
5.6.4 雇员激励长期化、薪酬股权化 | 第47页 |
5.6.5 重视薪酬与团队的关系 | 第47页 |
5.6.6 薪酬制度的透明化 | 第47页 |
5.6.7 有弹性、可选择的福利制度 | 第47-48页 |
5.6.8 薪酬信息日益得到重视 | 第48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