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混联式搬运机器人方案创成及其并联机构运动分析

封面第1-3页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2页
 §1.1 立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
 §1.2 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-10页
  §1.2.1 工业机器人第8-9页
  §1.2.2 并联机构第9-10页
  §1.2.3 混联机构第10页
 §1.3 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-12页
第二章 一种平面2自由度并联平动机构的分析第12-25页
 §2.1 引言第12页
 §2.2 并联机器人第12-13页
 §2.3 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计算第13-14页
 §2.4 并联机器人机构分类第14-17页
 §2.5 平面2自由度并联平动机构描述第17-18页
 §2.6 平面2自由度并联平动机构运动学分析及性能分析第18-20页
  §2.6.1 运动学逆解第18页
  §2.6.2 运动学正解第18-19页
  §2.6.3 速度及灵巧性性能第19-20页
  §2.6.4 工作空间分析第20页
 §2.7 平面2自由度并联平动机构的尺度综合第20-24页
  §2.7.1 基于工作空间的尺度综合第20-21页
  §2.7.2 考虑灵巧性性能的尺度综合第21-24页
 §2.8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 一种新型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分析第25-41页
 §3.1 引言第25页
 §3.2 新型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描述第25-26页
 §3.3 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及性能分析第26-36页
  §3.3.1 运动学逆解第26-27页
  §3.3.2 运动学正解第27页
  §3.3.3 速度分析第27-28页
  §3.3.4 奇异性分析第28-30页
  §3.3.5 工作空间分析第30-32页
  §3.3.6 动平台转动能力分析第32-33页
  §3.3.7 性能分析实例第33-36页
 §3.4 新型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尺度综合第36-40页
  §3.4.1 基于灵巧性性能指标的杆长的初步确定第37-39页
  §3.4.2 杆长不相等对机构性能的影响第39-40页
 §3.5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 搬运机器人运动功能创成及方案设计第41-50页
 §4.1 引言第41-42页
 §4.2 基本运动功能创成第42-46页
  §4.2.1 工件与机器人手臂关系数学模型第42-45页
  §4.2.2 基本运动功能创成第45-46页
 §4.3 搬运机器人总体布局方案设计方法第46-47页
 §4.4 混联搬运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实例第47-49页
  §4.4.1 设计任务第47页
  §4.4.2 混联搬运机器人总体方案的设计实例第47-49页
   §4.4.2.1 运动功能方案的生成第47页
   §4.4.2.2 总体方案的生成第47-49页
   §4.4.2.3 模块化设计第49页
 §4.5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 混联搬运机器人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第50-60页
 §5.1 引言第50页
 §5.2 3-PRR的位置分析第50-53页
  §5.2.1 模型描述及分析第50-51页
  §5.2.2 位置逆解第51-52页
  §5.2.3 位置正解第52-53页
 §5.3 被动关节求解第53-54页
 §5.4 算例第54-56页
 §5.5 工作空间仿真第56-59页
  §5.5.1 可达工作空间第56-57页
  §5.5.2 位置工作空间第57-59页
 §5.6 小结第59-60页
第六章 全文总结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六十四位浮点乘加器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网络处理器分组转换引擎PTE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