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引言 | 第11页 |
一、课题的提出 | 第11-17页 |
(一) 课题提出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(二)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4页 |
(三) 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| 第14-17页 |
(四) 本课题的提出 | 第17页 |
二、初中语文“探究——合作”学习的内涵、基本特征和研究意义 | 第17-22页 |
(一) 初中语文“探究——合作”学习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(二) 初中语文“探究——合作”学习的基本特征 | 第18-20页 |
(三)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0-22页 |
三、初中语文“探究——合作”学习的理论依据 | 第22-29页 |
(一) 哲学依据 | 第22-24页 |
(二) 教育学依据 | 第24-26页 |
(三) 心理学依据 | 第26-29页 |
(四) 社会学依据 | 第29页 |
四、初中语文“探究——合作”学习的操作原则 | 第29-32页 |
(一) 生成性原则 | 第30页 |
(二) 主体性原则 | 第30-31页 |
(三) 开放性原则 | 第31-32页 |
(四) 互动性原则 | 第32页 |
五、初中语文“探究——合作”学习的类型及运用策略 | 第32-49页 |
(一) “探究——合作”的讲读课 | 第33-35页 |
(二) “探究——合作”的专题综合阅读课 | 第35-37页 |
(三) “探究——合作”的写作课 | 第37-40页 |
(四) “探究——合作”的口语交际课 | 第40-44页 |
(五) “探究——合作”的综合性学习 | 第44-49页 |
六、结语 | 第49-51页 |
注释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