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侨乡捐资兴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作用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9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| 第14-15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五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泉州捐资兴学的历史追溯 | 第19-30页 |
一、晚清时期(1827-1911) | 第19-21页 |
二、民国前期(1911-1937) | 第21-24页 |
三、民国后期(1937-1949) | 第24-26页 |
四、新中国初期(1949-1966) | 第26-29页 |
五、“文革”时期(1966-1976)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捐资兴学的发展 | 第30-49页 |
一、1979年至2007年泉州捐资兴学发展概况 | 第30-40页 |
二、当前泉州高等教育捐资兴学模式分析 | 第40-49页 |
第四章 泉州侨乡捐资兴学活动兴盛的原因与现实作用 | 第49-60页 |
一、泉州侨乡捐资兴学活动兴盛的原因 | 第49-52页 |
二、泉州侨乡捐资兴学的现实作用 | 第52-60页 |
第五章 泉州侨乡捐资兴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建议 | 第60-73页 |
一、泉州侨乡捐资兴学存在的问题 | 第60-64页 |
二、进一步改进泉州侨乡捐资兴学活动的建议 | 第64-73页 |
附录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后记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