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当代文学(1949年~)论文

记忆与光照--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忏悔意识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 创作与研究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提出第9-19页
 一 有关忏悔的讨论第9-11页
 二 忏悔意识的当代文学书写第11-14页
 三 对文学作品的相关评论及研究第14-17页
 四 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9页
第一章 神义论与人义论:两种不同的忏悔观第19-35页
 第一节 《圣经》中的忏悔叙述第19-22页
 第二节 西方忏悔意识的流变及分流第22-28页
 第三节 奥古斯丁的恩典体验第28-31页
 第四节 卢梭式忏悔第31-35页
第二章 两种忏悔观在中国第35-64页
 第一节 中国传统精神资源与忏悔第35-37页
 第二节 卢梭式忏悔在中国第37-49页
  一 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对卢梭的推崇第37-39页
  二 对卢梭式忏悔的推崇第39-42页
  三 人义论忏悔的当代文学书写及特点第42-49页
 第三节 奥古斯丁式忏悔在中国第49-64页
  一 创作上的长期冷落第49-52页
  二 思想界的发现第52-55页
  三 创作领域的萌芽第55-64页
第三章 中国当代文学忏悔叙述个案分析第64-87页
 第一节 “英雄式”自审与“伤心的人”的忏悔第65-73页
  一 巴金的“英雄式”自审第65-70页
  二 “伤心的人”——解读《文革忏悔录》第70-73页
 第二节 自赎与代赎第73-82页
  一 “罪与惩罚”——解读《大浴女》第74-79页
  二 “罪与救赎”——解读《放逐伊甸》第79-82页
 第三节 北村:从《愤怒》到《我和上帝有个约》第82-87页
结语 中国文学如何有忏悔品质?第87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文学文本与基督教文化
下一篇:中国现代汉语小说的起点--清末民初新小说语言与文体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