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3页 |
一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二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三 研究方法和关键问题 | 第10-11页 |
四 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基督教文化在新时期文学文本中的呈现 | 第13-28页 |
第一节 粗浅借用基督教文化因素的文本 | 第13-16页 |
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因素深度介入的文本 | 第16-18页 |
第三节 以阐释基督教教义为主旨的文本 | 第18-22页 |
第四节 体现基督教神性光辉的文本 | 第22-28页 |
第二章 新时期基督教文化的文学类型 | 第28-35页 |
第一节 赞美文学 | 第28-31页 |
一 母爱文学 | 第28-29页 |
二 大地文学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救赎文学 | 第31-35页 |
一 原罪与忏悔 | 第31-33页 |
二 苦难与救赎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形象塑造与基督教文化 | 第35-47页 |
第一节 充满神性的人物 | 第35-41页 |
一 牧师、修女形象 | 第35-38页 |
二 平信徒 | 第38-39页 |
三 神性的喻义人物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具有罪感的人物 | 第41-47页 |
一 负有原罪意识的人物 | 第41-43页 |
二 在世俗中堕落的人物 | 第43-45页 |
三 在忏悔中得救的人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文体试验与基督教文化 | 第47-57页 |
第一节 史铁生的文体实验 | 第47-53页 |
一 对话体 | 第47-49页 |
二 冥想体 | 第49-51页 |
三 跨文体 | 第51-53页 |
第二节 北村的灵魂叙事 | 第53-57页 |
第五章 新时期文学语言修辞与基督教文化 | 第57-70页 |
第一节 语汇 | 第57-63页 |
一 《圣经》引文 | 第58-61页 |
二 《圣经》词汇 | 第61-63页 |
第二节 修辞 | 第63-70页 |
一 意象 | 第63-66页 |
二 隐喻 | 第66-67页 |
三 象征 | 第67-70页 |
余论:文学文本与宗教文化 | 第70-73页 |
附录: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与基督教文化有关的主要文学文本 | 第73-7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8-83页 |
后记 | 第83-84页 |
研究 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