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课程论文

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的伦理价值取向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9页
引言第9-13页
 (一) 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(二)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(三) 本研究的视角第11-13页
一、课程设计伦理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第13-21页
 (一) 相关概念分析第13-17页
  1. 课程设计第13-14页
  2. 课程价值取向第14-16页
  3. 伦理第16-17页
 (二) 课程设计伦理价值取向的内涵第17-21页
  1. 课程设计伦理取向之皈依——善恶问题第18页
  2. 课程设计的基本伦理精神——向善第18-19页
  3. 课程设计的核心伦理价值——育人第19-21页
二、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伦理性缺失第21-33页
 (一) 科层制的课程设计体制第21-22页
 (二) 课程目标的功利性、工具化取向第22-23页
 (三) 课程内容存在文化失衡现象第23-28页
  1. 汉族文化占主导第23-25页
  2. 城市中心取向第25-26页
  3. 科学知识、理性知识至上第26页
  4. 教科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现象第26-28页
 (四) 课程结构生态失衡第28-29页
 (五) 课程评价侧重甄别性,疏离学生的生活第29-30页
 (六) 小结第30-33页
三、课程设计伦理取向的实践运用第33-51页
 (一) 课程设计伦理取向的理论基础第33-36页
  1. 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第33页
  2. 后现代主义理论第33-35页
  3. 多元文化教育观第35-36页
 (二) 伦理取向的课程设计原则第36-39页
  1. 人道主义原则第36-38页
  2. 民主性原则第38-39页
  3. 和谐性原则第39页
 (三) 伦理取向课程设计的实际运用第39-51页
  1. 构建“集体审议制”的课程设计共同体第40-42页
  2. 课程目标设计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和谐发展的“真人”第42-43页
  3. 课程内容设计着眼于人文性、生活化第43-46页
  4. 课程结构设计着眼于整合化、弹性化第46-48页
  5. 课程评价设计着眼于发展性、多元性第48-51页
结语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致谢第57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高校生活德育的现实探究
下一篇:师范大学生学习拖延特点及其团体干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