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高水平汉语学习者拒绝语习得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 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拒绝的有关概念 | 第18-23页 |
2.1 拒绝的定义和特点 | 第18页 |
2.2 拒绝语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2.1 主观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2.2 客观分类 | 第19页 |
2.3 拒绝话语构成序列和策略 | 第19-22页 |
2.3.1 核心行为语 | 第20页 |
2.3.2 辅助语 | 第20-21页 |
2.3.3 修饰成分 | 第21页 |
2.3.4 拒绝策略 | 第21-22页 |
2.4 影响拒绝的因素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调查方案 | 第23-26页 |
3.1 变量说明 | 第23页 |
3.2 调查工具说明 | 第23-25页 |
3.2.1 拒绝方式调查问卷 | 第23-24页 |
3.2.2 语篇补全测试 | 第24页 |
3.2.3 访谈 | 第24-25页 |
3.3 调查对象说明 | 第25页 |
3.4 数据处理方法说明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6-50页 |
4.1 两组被试拒绝方式使用情况分析 | 第26-30页 |
4.1.1 请求情景 | 第26-27页 |
4.1.2 邀请情景 | 第27页 |
4.1.3 给予情景 | 第27-28页 |
4.1.4 建议情景 | 第28页 |
4.1.5 原因分析 | 第28-30页 |
4.2 两组被试的间接拒绝语和辅助语整体情况分析 | 第30-35页 |
4.2.1 两组被试的间接拒绝语整体情况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2.2 两组被试的辅助语整体情况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2.3 原因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3 两组被试在不同情景下拒绝语使用情况分析 | 第35-48页 |
4.3.1 请求与拒绝 | 第35-37页 |
4.3.2 邀请与拒绝 | 第37-40页 |
4.3.3 给予与拒绝 | 第40-43页 |
4.3.4 建议与拒绝 | 第43-46页 |
4.3.5 原因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.6 访谈 | 第47-48页 |
4.4 欧美高水平汉语学习者拒绝语习得问题 | 第48-50页 |
4.4.1 语法上的问题 | 第48页 |
4.4.2 语用上的问题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结论和启示 | 第50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附录一: 拒绝语选择题问卷(汉语学习者组) | 第58-60页 |
附录二: 拒绝语语篇补全测试问卷(汉语学习者组) | 第60-63页 |
附录三: 拒绝语选择题问卷(汉语母语者组) | 第63-65页 |
附录四: 拒绝语语篇补全测试问卷(汉语母语者组)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