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2-14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15-21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关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关于职业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0页 |
(三)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| 第20-21页 |
四、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文献分析法 | 第21页 |
2.问卷法 | 第21-22页 |
3.访谈法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内涵界定与相关理论 | 第23-30页 |
一、基本概念界定 | 第23-24页 |
(一)高职院校内涵界定 | 第23页 |
(二)“双师型”教师内涵界定 | 第23-24页 |
1.“双师型”教师的基本概念 | 第23-24页 |
2.“双师素质”教师的基本要求 | 第24页 |
二、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| 第24-30页 |
(一)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 | 第25页 |
(二)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(三)需要层次理论 | 第26-27页 |
(四)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27-30页 |
第3章 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| 第30-64页 |
一、调查准备与样本选取 | 第31-37页 |
(一)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| 第32-33页 |
(二)调查样本情况 | 第33-37页 |
二、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描述 | 第37-56页 |
(一)“双师型”教师资格认定情况 | 第38-44页 |
(二)“双师型”教师教学与培训情况 | 第44-49页 |
(三)“双师型”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| 第49-51页 |
(四)“双师型”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情况 | 第51-53页 |
(五)考核与激励机制发布与执行情况 | 第53-56页 |
三、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| 第56-60页 |
(一)评定标准尚不完善,“双师素质”仍不规范 | 第57-58页 |
(二)理论知识陈旧,专业技术欠缺,培训体系仍待完善 | 第58-59页 |
(三)科研能力不足,管理和指导模式有待健全 | 第59页 |
(四)教师发展动力不足,考核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| 第59-60页 |
(五)过于强调职业技能,忽视个体专业发展需求 | 第60页 |
四、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60-64页 |
(一)社会支持体系仍欠缺 | 第60-61页 |
(二)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 | 第61-62页 |
(三)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缺失 | 第62-64页 |
第4章 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| 第64-74页 |
一、建立健全“双师型”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| 第64-65页 |
(一)规范资格评审标准,明确“双师素质”要求 | 第64-65页 |
(二)拓宽师资来源渠道,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| 第65页 |
二、完善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| 第65-68页 |
(一)加强职前、职后培养培训的衔接 | 第66页 |
(二)开展多样化的培养培训活动 | 第66-67页 |
(三)深化产教融合,加强校企合作 | 第67-68页 |
三、深化高职科研体制改革 | 第68-69页 |
(一)拓宽资金来源,搭建科研平台 | 第68页 |
(二)加大培养力度,强化科研管理 | 第68-69页 |
(三)组建带头团队,提高科研能力 | 第69页 |
四、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 | 第69-71页 |
(一)改革考核评价制度,推动教师团队建设 | 第69-70页 |
(二)实施激励与保障机制,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| 第70-71页 |
五、注重科学管理机制,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| 第71-74页 |
(一)秉承以人为本,实现科学管理 | 第71-72页 |
(二)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,关注教师个体需求 | 第72-73页 |
(三)准确把握自身角色,培养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 | 第73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附录 1: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| 第79-83页 |
附录 2:访谈提纲 | 第83-86页 |
附录 3:广西高等职业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认定标准(试行) | 第86-10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| 第100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