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

基于含氮杂稠环的反应型有机荧光传感器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35页
    1.1 辐射跃迁与有机小分子荧光第9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光致发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荧光光谱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荧光的寿命和量子产率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有机分子结构与荧光光谱性质的关系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溶剂极性对含氮杂环荧光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1.2 荧光传感器(Fluorescent sensor)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荧光传感器与荧光分析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荧光传感器结构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荧光传感器工作机理第18-22页
    1.3 联氨及氟离子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联氨传感器研究进展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氟离子传感器研究进展第26-31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问题的提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工作内容第33-35页
第二章 实验表征与量化计算第35-38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35页
    2.2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2.3 光谱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母液溶液配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缓冲溶液的配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荧光光谱的测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36-37页
    2.4 量化计算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分子基态量化计算条件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分子光谱性质计算条件第37-38页
第三章 基于芳烯丙二腈的IM系列传感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38-55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8页
    3.2 IM系列ICT传感器的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3.3 IM系列ICT传感器的合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40-41页
    3.4 IM2的光谱性质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IM2的紫外吸收光谱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IM2的荧光发射光谱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溶剂对IM2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3.5 IM3的光谱性质第44-46页
    3.6 IM3的晶体结构第46-48页
    3.7 IM系列化合物ICT效应影响的分析与探讨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IM系列前线轨道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传感器IM2计算光谱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传感器IM3计算光谱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咪唑并[1,2-a]吡啶对IM系列传感器光谱性质影响的探讨第52-54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四章 基于吡唑合成反应的联氨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第55-72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55页
    4.2 基于吡唑合成反应的联氨荧光传感器的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4.3 IMYO的合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56-57页
    4.4 IMYO和IMYO-N_2H_4光物理特性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IMYO和IMYO-N_2H_4的紫外吸收光谱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IMYO和IMYO-N_2H_4的荧光光谱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IMYO对联氨识别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IMYO在各种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pH对IMYO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IMYO识别联氨响应时间的研究第62-63页
    4.5 IMYO的Job's曲线的研究第63-64页
    4.6 IMYO的选择性与抗干扰性第64-66页
    4.7 IMYO的晶体结构第66-68页
    4.8 传感器IMYO的理论计算与探测机理第68-71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五章 基于马来酰亚胺的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第72-84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72页
    5.2 传感器IMPD分子设计第72页
    5.3 IMPD的合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合成第73-74页
    5.4 IMPD光物理性质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IMPD及IMPD-NH_2紫外吸收光谱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IMPD及IMPD-NH_2荧光光谱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IMPD在各种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p H对IMPD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IMPD识别联氨响应时间的研究第77-78页
    5.5 IMPD的Job's曲线的研究第78-79页
    5.6 IMPD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第79-82页
    5.7 传感器IMPD的理论计算与探测机理第82-83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第六章 基于氟离子诱导环合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第84-96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84页
    6.2 传感器IDS分子设计第84-85页
    6.3 IDS的合成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合成第85-86页
    6.4 IDS的光物理性质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IDS与NaF反应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谱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IDS与NaF反应前后的荧光光谱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溶剂对IDS传感器光谱性质的影响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pH对ID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5 IDS在各种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第89-90页
    6.5 IDS的Job’s曲线的研究第90-91页
    6.6 IDS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第91-93页
    6.7 传感器IDS的理论计算与探测机理的研究第93-94页
    6.8 材料功能化第94-95页
    6.9 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第七章 结论第96-100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96-98页
    7.2 主要创新点第98-99页
    7.3 展望第99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9页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研究成果第109-110页
附录 B 部分化合物图谱第110-124页
附录 C 分子基态结构数据第124-131页
附录 D 插图目录第131-137页
附录 E 表格目录第137-138页
致谢第138-139页

论文共1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企业用户云计算服务采纳行为及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鱼类转座子多样性及在演化中的作用